百项健康微实事(六)|这份惠民答卷,请阅卷!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2025年,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围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以‘小切口’见‘大成效’”的工作目标,连续第四年打造“百项健康微实事”惠民品牌,该项目还入选了无锡市2025年度领域党建攻坚项目。全系统各医疗卫生机构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围绕健康服务拓展、就医流程优化、暖心举措创新、服务效能升级、健康素养提升、中医特色彰显等6大类推出健康微实事169项。
健康无锡将分期展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度百项健康微实事部分项目做法与成效,都有哪些惠民新举措。
健康素养提升
青少年健康促进行动
新吴区民政卫健局组织开展了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暨校医能力提升培训,为全区120余名校医及保健老师“充电赋能”。培训内容涵盖学校卫生监测、校园传染病防控、视力防控、肥胖等学生常见病干预以及学校营养食堂建设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校医与保健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工作能力,为保障广大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筑牢校园健康防线筑牢基石。

新吴区民政卫健局启动了本年度口腔疾控综合干预项目,为辖区青少年口腔健康筑牢“防护墙”。据悉,该项目针对全区11所学校的4500余名三年级学生,开展口腔筛查服务,并为符合适应证的青少年免费实施窝沟封闭。自项目开展以来,已累计完成19000余名学生的口腔筛查,成功为24400余颗牙齿实施窝沟封闭,有效降低青少年龋齿风险,切实保障了辖区青少年口腔健康,为提升区域青少年健康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暑假,新吴区疾控中心还迎来了一批来自硕放街道吉祥社区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探索健康基地,解锁膳食密码”营养健康科普活动。通过参观展馆、互动游戏、科学实验的方式为同学们搭建了健康知识实践平台,不仅增强了青少年对科学膳食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全民营养计划注入新的活力。

健康服务拓展
PICC导管维护门诊:家门口的暖心“医”靠
日前,经开区华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PICC导管维护门诊凭借贴心服务获患者点赞。
50岁的谢先生(化名)因癌症需长期置管,以往每次维护都得去大医院,路途奔波,如今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就能享受专业、便捷的服务,他感动地表示:“像我们这样的特殊病人并不多,社区医院还特意为我们开设门诊,免去了反复跑大医院的奔波,既省心又安心。”

中心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建立服务联盟,邀请专家开展培训指导,25名护理人员技能显著提升。同时,通过畅通转诊通道、开设服务专线、建立服务专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护理服务。截至目前,门诊已累计完成76人次优质护理服务,详细记录每位患者情况并定期回访。

这一系列贴心举措,切实解决了患者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就医流程优化
多学科诊疗 勇挑生命千斤担
“50天我已经成功减重8公斤而且精力充沛,有MDT(多学科诊疗团队)的帮助,就是不一样。”30岁的孙先生(化名)在无锡市人民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复诊时开心地表示。

之前孙先生曾尝试运动、断食、训练营等方法,却屡屡失败,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康复医学科4个专科的9位专家组成的 MDT团队协助下,通过药物辅助改善代谢、定制膳食计划、设计运动方案,并督促每日记录体重、定期复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024年,医院通过MDT模式成功救治300名复杂肿瘤疾病患者。2025年,医院进一步优化诊疗体系,新增体重管理等10个MDT团队,共计开展MDT诊疗233例,工作由肿瘤类病种向非肿瘤类病种不断拓展,不仅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延伸到人民群众关心的慢性难治性疾病、运动健康、体重管理等方面。
暖心举措创新
设置陪检员 守护患者“医”路平安
“阿婆,别担心,我会全程陪同阿公检查。”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就诊早高峰,陪检员卞娟接过刘阿公(化名)的轮椅,耐心地安慰陪同他来就医的老伴儿。刘阿公80多岁了,右腿骨折,无法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由同样年迈的老伴儿吃力地推着。卞娟先后带他们去了医学检验科和医学影像科,规划了最佳路线,以最短时间完成了血常规、CT等检查,她的专业和贴心获得了患者的点赞。

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医院新增一项便民服务,即在门诊和住院病区设置陪检员,并对他们进行技能和沟通能力培训。医院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和当天检查安排,合理结合一对一与一对多陪检模式,有序完成患者检查项目,提升检查效率。

目前,市二院南北两个院区共有门诊及住院陪检工作人员百余人,截至目前共完成陪检项目约14万人次,日均700余人次,做到当日事当日毕,预约的检查项目完成率100%,受到了各科室、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健康服务拓展
“医社协同 党员先行”党建惠民项目
每周二是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党员科主任王晓彦到洛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日子,当地居民带着生病的家人杨老伯(化名)早早预约了她的专家号。原来就在4年前,68岁的杨老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通过绿色通道被紧急转到江大附院进行了微创介入手术,得到了及时救治。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同质化的医疗服务,王晓彦定期赴医联体成员单位坐诊。自此,家人或邻居一旦出现健康问题,杨老伯总会来找她解答。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以“江南医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实施“医社协同 党员先行”党建惠民项目,开展“百名党员走基层、百名博士讲科普、百名专家进社区”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百余名党员先锋走进基层开展志愿义诊40次,博士线上线下讲科普48场,到医联体及协作单位开展坐诊、手术、用药、护理指导等60余次,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