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妙手仁术+4!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多学科协作揪出“心腹大患”

重症患者心跳成功“重启”

“中国心”重燃21岁生命

中西医结合成功救治蛇咬伤患者

……

仁爱为怀,匠心为术

无锡各大医院

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

全力守护锡城百姓的生命安康

子宫肌瘤“溜”进心脏

多学科协作揪出“心腹大患”

日前,王女士(化名)因急性胆囊炎入住无锡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准备手术。然而,在术前常规的心超检查却发现右心房内长着一个约8cm×3cm的肿瘤,沿着下腔静脉一路向下延伸,直至腹腔深处。心功能科主任钱大钧敏锐发现异常:“结合患者长期子宫肌瘤病史,高度怀疑肿瘤来源于子宫,沿着静脉系统向上蔓延后侵犯了心脏。”在与心血管外科主任荣晓松、妇科张金伟主任反复讨论后,确认患者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紧急转入心血管外科。

心血管外科主任荣晓松向患者详细沟通病情:“患者体内的肿瘤占据了心脏和血管里的大部分空间,留给血液通过的通道极其狭窄。手术是唯一能彻底清除瘤栓、挽救生命的方法。”

王女士和家人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他们说:“荣主任把每一步的风险和诊疗方法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我们相信医生的专业和能力!”

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心血管外科、妇科、血管外科、心功能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专家反复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术中,妇科张金伟主任率先操刀,完整切除子宫及左侧附件,清除瘤栓的源头。心血管外科荣晓松主任接力,精细游离并松解心脏内巨大瘤栓,经由右心房将上端瘤体取出。同时,血管外科团队在腹腔段操作,经下腔静脉取出中段瘤栓。经过5个半小时的奋战,这条蜿蜒长度超过40厘米的瘤体被稳妥、完整地分段取出。

术后,王女士转回普通病房,恢复情况良好。“本来只是来开胆囊炎的,谁能想到查出了要命的大问题!幸亏发现得及时,人民医院的专家们救了我爱人的命啊!” 王女士家属的这番话,道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激。

两大武器多学科护航

重症患者心跳成功“重启”

70多岁的老于(化名)是一个“老烟民”,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未规范治疗。前段时间,突然出现胸闷气喘冷汗淋漓,无法平卧,被紧急送到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心梗心衰指标爆表:肌酸激酶同工酶206U/L、肌钙蛋白T >10000.0ng/L、肌钙蛋白I(快速法)9.86ng/ml、脑利钠肽前体29465pg/ml,高于正常值数十倍。

很快患者出现了血压测不出的情况,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姜海滨会诊后考虑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需要马上进行急诊冠脉造影,然而患者无法平卧,无法耐受该项检查,治疗一时陷入两难。

重症医学科方余主治医师,床边紧急会诊后,考虑使用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入,仍难以维持循环稳定。患者出现无尿,血气检查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且肢端湿冷,当即判断需行体外膜氧合(VA-ECMO)治疗辅助循环。

患者严重休克,可能出现穿刺置管困难、下肢缺血坏死等并发症,重症医学科紧急技术小组成员纷纷赶到ICU,克服病人血压持续低下、股动脉股静脉瘪塌等困难,穿刺成功,顺利置管。

随着机器运转,病人的生命体征暂时平稳,被送入DSA室行冠脉造影,姜海滨为其行冠脉造影,证实血管严重狭窄,成功实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重症医学科团队进行ECMO运行专业管理,每天监测十几个指标,根据指标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患者病情逐渐平稳,目前已经能够正常下床活动。

90克“中国心”重燃21岁生命

半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小焦(化名)突然出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等症状,活动能力急剧下降,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父母带着她辗转上海、南京等地求医,却被告知心脏移植是唯一希望,但供体稀缺且费用高昂。他们得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在人工心脏植入领域经验丰富,于是慕名而来。

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发现小焦不仅严重心衰,右心房还有一个3.5厘米×1.6厘米的血栓,随时有脱落风险。“传统治疗无法解决问题,心脏移植供体难觅,植入人工心脏是最佳且唯一选择。”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岷介绍,经过与家属沟通,团队最终决定为其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术+右心房肿物切除术。

手术当天,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历经数小时精准操作,成功将这颗90克的人工心脏植入小焦体内。这是目前全球最小的人工心脏之一,配套电池仅800克,续航约20小时,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由于小焦胸腔狭小,团队还创新性地采用牛心包组织覆盖人工心脏对其进行保护,避免其磨损肋弓血管。

术后,医护团队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和设备运转情况,精准调整抗凝方案,指导康复训练。“从苍白水肿到面色红润,孩子每天都在变好,如今已经能步行约千米。”小焦母亲难掩激动。

据了解,自2023年开展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术以来,江大附院已成功完成3例手术,积累了多项高难度手术经验。杨岷表示:“这款国产人工心脏的3年生存率与心脏移植相当,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日前,小焦顺利出院,“现在走路不喘了,也不咳嗽了,感觉比之前好多了。”21岁的小焦轻抚着胸口说。一旁的父亲难掩感激:“是家乡的医院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

中西医结合成功救治蛇咬伤患者

“医生快救救我!我被蛇咬了!”某深夜,无锡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大厅突然响起急促的呼救声。患者当晚在阳山路边行走时,左足部剧烈刺痛,低头便看见左足第二趾流血,并有两个细小的牙印,左下肢麻木、刺痛感,很快便出现感觉减退、行走困难,路人迅速将其送往市中医院急诊科,医院第一时间启动毒蛇咬伤中西医结合救治预案。

急诊科主任吴海荣立即赶到科室组织抢救,蛇伤救治小组成员副主任医师杜延平、主治中医师李政也迅速赶到医院,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发现左足第二脚趾可见两个明显牙痕伴有血迹,周围皮肤肿胀,触痛明显伴随肢体麻木、乏力,已向肢体靠心端蔓延至髋关节,并有头晕、恶心,心悸等全身症状,初步考虑为蝮蛇咬伤,医疗团队立即制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依据“中国蛇伤救治指南”,为患者进行伤口局部消毒,清除局部毒液,补液支持,预防感染;应用抗蝮蛇蛇毒血清:经血清皮试,结果显示阳性,立即予脱敏试验,静脉输注前给予肾上腺素肌注预防过敏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同时根据中医理论,以“内外并治、排毒解毒、防毒内陷扩散”为治疗宗旨,施以医院自制制剂青宝散、蛇药片调生理盐水外敷患处清热、消肿、解毒、止痛;结合证候、舌质、脉象,考虑风毒证,使用五虎追风散合小陷胸汤加减达到祛风清热、通络止痛、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

经过一夜的奋战和守护,患者的局部及全身症状明显好转,一天后顺利出院。患者父亲激动地说:“要不是医护人员一整晚的守护,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太感谢了!”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综合)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