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不止于医术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一颗仁心,守护生命的希望
一份执着,点燃治愈的微光
在分秒必争中与病魔赛跑
在点滴呵护中传递温暖的力量
这是医者最坚定的信念
也是生命最动人的礼赞
争分夺秒 年轻重症创伤患者重获新生
日前,李女士(化名)因车祸身受重伤,导致剧烈的上腹撕裂样痛和头晕头痛,被120紧急送至无锡市人民医院抢救室红区。
上午8时54分,急诊医学科耿炯医生接诊后迅速启动创伤救治标准化流程,初步诊断腹腔有严重损伤,立即对外伤压迫止血,注射破伤风疫苗,同时清创缝合。
上午9时31分,患者CT结果显示需进一步排查消化道穿孔。头颅CT提示左额骨骨折伴颅板下血肿。
上午10时,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医师王琦诊察后高度怀疑是消化道穿孔,他向家属详细解释病情,讲解手术必要性与风险。经神经外科评估,同意应优先处理腹部伤情。

中午12时45分,创伤救治中心王琦、急诊医学科辛赛开始手术。术中探查证实了术前判断:空肠发生破裂,肠内容物流出并出血。手术团队迅速切除受损肠段,并将健康肠管精密吻合。

下午14时20分,手术顺利完成,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治疗。
在急诊医学科主任张云的指导下,EICU副主任医师徐驰带领团队迅速行动,动态评估生命体征,落实个体化康复方案。护理团队积极配合,24小时精心照护。其间,辛赛医生运用“减张缝合”技术对李女士左额处的伤口进行了精细处理,尽可能减少疤痕的形成,2周后李女士顺利出院。

康复出院的李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将锦旗送至医院,李女士的母亲满是感激:“看到女儿能好好地站在这里,真的像做梦一样。谢谢你们把她从鬼门关拉回来!”
爱心守护 让患者走出心理阴霾
“谢谢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关爱,让我走出了疾病的阴霾,重新融入了正常的生活。”日前,患者小金(化名)将一面锦旗送到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29岁的小金两年前查出乳腺癌四期,伴骨转移和脑转移。因为生病,她无法再正常工作和生活,也不愿再和朋友联系,将自己困于消极情绪中。今年4月,她在神经外科进行了脑肿瘤切除手术以后,来到二院肿瘤科进行辅助放疗。
肿瘤科护士长胡月主任护师带领护理团队耐心地陪伴她,当得知她因为脱发而难过时,不仅暖心关怀,还送上了一顶漂亮的帽子,在朝夕相处中建立了相互信任。
对于肿瘤末期患者除规范治疗外,心理和人文关爱更不可或缺,于是在得到小金的同意后,团队还为她实施了尊严疗法。尊严疗法是一种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简短的新型心理干预方法,通过降低精神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尊严感和价值感。
团队通过访谈的形式,围绕她人生最深刻的记忆、做过的最自豪的事、想对爱人说的话、人生经验分享等问题,帮助她回忆了人生的重要时刻,重新记起曾经的期望和梦想,对亲人说了一直想说又没有说出口的话。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她常常是眼泪伴随着欢笑,在回忆中体会到那些曾经被淡忘的幸福,情绪也有了很大改善。
最后,医护人员将访谈整理为文本送给了小金。抚摸着这本记录自己人生经历的特殊礼物,小金感动落泪。她说:“这是我收到的最特殊最珍贵的礼物之一,感谢你们的陪伴,让我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幸福瞬间。”
纸短情长 致敬守护新生的你们
日前,一封饱含深情、真挚动人的感谢信被送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医务人员的手上,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治疗期间与医护人员相处的点滴温暖。

不久前,怀孕34周的张女士在产检中发现血压升高至157/112mmHg,并伴随胸腔积液、尿蛋白异常。虽经降压、解痉、促进胎肺成熟等治疗,但张女士血压持续升高,经全面评估,产一科团队认为张女士为重度子痫前期,专家团队经讨论建议立即为张女士实施剖宫产术。
张女士接受了剖宫产手术,平安诞下一名健康女婴。术后,产一科医护团队对张女士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细致观察与护理,各项指标平稳达标后,张女士与宝宝顺利出院。临出院时,医生再三叮嘱张女士,务必定期复查,并强调出现任何症状,必须第一时间就医。

张女士在感谢信中说:“敲门的小动作、查房时的微笑、解释病情时的耐心——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对患者而言却是莫大的安慰。”产一科护士长田雪筠表示,这些细节正是人文关怀的缩影。
在感谢信的最后,张女士叮嘱医护人员要“好好吃饭、注意身体”。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产一科主任华玉蓉感慨道:“患者康复后还惦记着我们的健康,这份心意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一封手写信,承载的是生命托付,传递的是双向温暖。医学的温度,不仅在于战胜疾病,更在于用专业与关爱,守护每一个生命。
妙手仁心 破除骨髓瘤患者“心墙”
日前,无锡市中医医院收治了一位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糖尿病患者毛先生,因既往的治疗副作用太大,坚决拒绝骨髓瘤治疗方案,仅仅要求“控制血糖”。
毛先生的多发性骨髓瘤伴有显著贫血,全身多处骨质破坏导致剧烈疼痛,发生骨折、贫血和肾损伤等并发症风险极大,若不及时干预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道棘手的“心墙”,血液病科魏学礼主任与张丽娜医生像老朋友般倾听患者的治疗经历、内心的恐惧和抵触的情绪,巧妙地以“血糖”问题作为切入点,向患者解释积极治疗骨髓瘤既能控制住原发病,也更有利于血糖长期稳定,最终控制疾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每日查房时,魏学礼主任与张丽娜医生不厌其烦地解答毛先生的疑问,密切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支持治疗方案,让患者真切感受到了负责与用心、专业与仁心,内心的坚冰逐渐消融。
最终,毛先生同意接受医学团队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随着治疗的不断进行,毛先生疼痛已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各项指标也在逐步恢复,重拾生活的信心。
日前,患者家属向血液病科魏学礼主任、张丽娜医生和医护团队赠送了“仁心仁术,医德高尚”的锦旗,和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多亏了医生的认真负责……才能让我爱人有了生的希望!”这些质朴的语言,是医患同心、共克病魔的真实写照。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