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下 他们为患者撑起生命的“绿荫”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高温下的“妙手仁术”!
炎炎夏日
他们无惧“烤”验
白大褂筑起生命的防线
为患者撑起生命的“绿荫”
医生跪地打通“生命通道”
体外二氧化碳清除技术力挽狂澜
日前,有40年哮喘病史的王女士(化名)因感冒诱发哮喘严重发作,外院抢救无效转入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时已出现严重呼吸性酸中毒,二氧化碳分压130mmHg,是正常值的3倍,血液pH值降至6.9,气道阻力高达74cmH₂O/L/s。
重症医学科许红阳主任团队迅速实施体外二氧化碳清除(ECCO₂R)治疗,团队成员王大鹏、周涛、梁城龙完成ECCO₂R(颈静脉-股静脉通路)穿刺置管,1小时内“生命净化器”成功运转,2小时即纠正患者酸中毒,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针对气道内大量胶冻样痰栓,团队创新采用“肺内振荡排痰+俯卧位通气+精准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三管齐下”的排痰策略:通过每分钟200-300次微气流脉冲松动深部痰液,每日为患者俯卧位通气促进引流,医护人员连续5天跪地操作气管镜精准吸痰。
治疗第7天,患者撤除ECCO₂R;第9天,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第10天,转出ICU,半月后康复出院。

王女士一家人向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团队赠送锦旗表示谢意,他们说:“女儿能康复出院,是我们全家想都不敢想的奇迹!谢谢你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心”技术巧解高龄患者二尖瓣危局
77岁的庄奶奶患有20余年高血压病史,这2周出现明显胸闷气喘、食欲不振等症状,检查发现其BNP指标高达2600pg/mL(正常值<100pg/mL),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后叶脱垂伴中-重度关闭不全。庄奶奶慕名来到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为她实施微创治疗。

TEER手术是通过微创方式,采用二尖瓣夹合装置,经股静脉或者心尖路径,在超声或者X线引导下夹住导致反流的二尖瓣瓣叶使之接合,从而达到减少或者消除二尖瓣反流(MR)的效果。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特别适合像庄奶奶这样的高龄高危患者。
医院组织多学科会诊,在无锡市胸痛专科联盟理事长杨承健教授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金艳、姜海滨,主任助理杨军等专家,联合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功能科、心胸外科制定了手术方案。

手术当日,在心功能科由春媛主任医师团队的精准超声引导下,姜海滨心脏瓣膜团队采用MitraClip系统,顺利完成了TEER手术,成功夹合病变瓣叶。整个手术仅耗时50分钟,二尖瓣反流由重度转为轻微,患者左心前向血流立即增加,血压迅速上升。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心功能逐渐好转,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反流明显减少,最终康复出院。
此次TEER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二院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医院已将TEER技术纳入常规诊疗项目,帮助心脏瓣膜病患者重获“心”生!
肺结节切除“无管化”
开启“舒适医疗”新篇章
日前,70余岁的刘阿婆在体检中发现右上肺直径约1厘米的结节,她慕名来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医院北院区胸心外三科联合麻醉科为她成功实施“无管”(无气管插管、无胸管、无尿管)胸腔镜肺结节微创切除术,实现微创技术、精准麻醉与快速康复外科(ERAS)领域的新突破,为肺结节患者带来了更微创、更舒适、恢复更快的诊疗新选择。
术中,刘阿婆无气管插管的刺激和机械通气的不适感;术后,无导管留置,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术后2小时,刘阿婆可下床活动,并开始进食。她说,“感觉像睡了一觉,没想到手术这么快就做完了,身上也没有管子,胸口也不怎么疼,马上就能自己下地了,太神奇了!”

该手术适用于肺功能良好、结节位置合适(通常为外周型)、手术预期时间较短的肺结节患者。手术要求主刀医生具备极其娴熟的胸腔镜操作技巧和精准的解剖能力,麻醉团队拥有高超的自主呼吸麻醉管理技术,同时诊疗团队有完善的围术期ERAS流程。
胸心外三科(北院区)负责人王志强主任医师、麻醉科尤杰副主任医师表示:“‘无管’技术(Tubeless VATS)代表了当前肺外科微创手术发展的前沿方向之一。我们不仅关注‘切得干净’,更要让患者‘少受苦、好得快’。”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将在“无管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道路上持续探索,推动胸心外科诊疗技术向更高层次迈进,惠及更多锡城及周边地区的患者。
微创拇外翻矫形技术还原健康脚骨
79岁的吴阿姨长期饱受“大脚骨”的折磨,由年轻时候足拇趾皮肤红肿、疼痛的“拇囊炎”,逐渐演变为“足底疼、翘脚趾”的转移性跖痛、第2趾骨骑跨畸形,长期服药及支具佩戴不便的困扰也影响着吴阿姨的日常生活。
近八旬的年纪以及严重畸形的病情让吴阿姨求医问药之路几经坎坷,最终来到无锡市中医医院足踝外科疾病专病门诊就诊。创伤正骨科副主任医师俞云飞在详细评估病情后,决定为其采用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微创拇外翻髓内矫形技术”。

拇外翻畸形属于渐进性发展性疾病,难以自行矫正且疾病中后期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痛苦多、恢复时间长,髓外固定也存在内固定失效、矫形丢失及疾病复发等缺点。
无锡市中医院引入国际前沿技术“微创拇外翻髓内矫形技术”,是一种结合截骨矫形和髓内内固定的微创技术。该手术术前即可实现数字化设计达毫米级矫形精度、仅需2–3厘米微创切口,联合髓内固定+锁定螺钉一体化固定。使得患者术后1-2周即可下地活动,极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降低术后固定失效、复发等术后并发症可能性。
吴阿姨终于通过手术摆脱“大脚骨”困扰,穿上合脚的鞋子正常行走。这项技术为更多拇外翻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