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一次援青路,一生援青情——无锡市援青医疗队纪实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陈道桢

挂职担任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2020年9月,经组织选派,陈道桢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远赴两千公里之外的青海省海东市开展帮扶工作,担任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这是他继赴新疆克州阿合奇县对口支援3年后,又一次主动参加医疗卫生帮扶工作。他克服身体上的不适,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带领海东二院全体医务人员,立志将海东二院建设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区域综合性现代化医院”。

抓住管理“重心”谋发展

来到医院后,陈道桢尽快了解医院医疗现状和医护人员情况。多次与各科室主任、一线医护人员座谈,在发现了许多薄弱环节和具体困难后,他制定了详细的《援青三年工作计划》,并形成了以“人才立院、科研强院”发展战略为中心的重点工作目标,为海东二院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今年,是陈道桢援青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他制定的援青计划已基本实现,医院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从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入手,他推动建立健全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增强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建立健全了人才培养选拔、人才发挥作用等方面制度,制定了中层干部选拔、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员工奖惩等规章制度,从选人用人、激发员工热情、规范员工行为等方面,为医院建设发展提供了路径。

“大家比学习、比技术、比业绩,工作有了奔头,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海东二院检验科副主任贾贞说。以前按部就班上下班的现象没有了,现在的检验科学习氛围十分浓厚,检验人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断创新思路,追求更快、更准确的检验结果。

瞄准人才“靶心”强发力

有了制度保障后,陈道桢开始着手培育人才,全面提升医院“软件”实力。建立临床科研“河湟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成立医院青年医师沙龙组织,开展“银发援青”“师带徒结对子”等多个方面的帮扶工作,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研立项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东西部帮扶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

这几年来,海东二院派出了63名同志前往无锡市进修,派出24名职工参加省内外规范化培训(无锡市9名),23名青年医师骨干与援青专家签订了“无锡市援青专家师徒结对子”带教目标责任书,为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技术硬”的医师团队。

在陈道桢的指导下,海东二院圆满承办了首次国家级学术年会,举办的21个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1个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均取得圆满成功以及申报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援青2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市级东西部协作医疗卫生科研项目立项入库,实现了医院承办学术年会、举办继续医学教育以及申报科研项目“零”的重大突破。

践行为民“初心”赢硕果

规范制度,培育人才,都是为了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海东市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让海东二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海东市更多百姓。

2022年1月,海东二院血液透析中心全面启用,开展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等血液净化技术;2022年4月、8月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建立重症专科联盟、介入专科联盟;2023年3月,肾内(内分泌)科住院病区正式开科,开展肾内科、内分泌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海东二院陆续开展新技术,不断完善新科室,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免去了患者异地就医的辛苦,治疗费用也有大幅度下降,还有效满足周边患者治疗的需求。

在陈道桢的指导帮扶下,2021年,海东二院康复医学科被确定为海东市康复医学专业质控中心,检验科被确定为医学检验质控中心、临床检验中心;2022年,海东二院检验科再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科,被批准成立青海省第五批名医工作室,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三年来,海东二院持续加强人才发展载体建设,开展专科、名科创建工作。期间,医院成为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新入会单位会员;经省医学会肝胆胰外科分会批准成为中国肝胆胰专科联青海省分部工作基地;经市卫生健康委批准成立了海东市康复医学专业质控中心、海东市医学检验质控中心和海东市临床检验中心;与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护理专业产学研实践基地。

日复一日的坚守,年复一年的奉献,陈道桢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海东二院,融入到海东市的卫生事业当中。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如今的海东二院正在开展三级综合性医院创建工作,其在医疗、科研、教学等发展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为更好地满足海东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建华

挂职担任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  院长助理、医务科主任

2021年1月,苏建华受组织委派从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来到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助理、医务科主任。作为新时代的援青干部,他始终以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为前进“航标”和奋进力量,用担当实干在帮扶道路上全力以赴。

守初心,让援青帮扶成为一种责任

“这事由医务科牵头,我来做!”——这是苏建华在工作中的一贯原则,但凡遇到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密切相关的工作,他都争当排头兵。来到海东二院后不久,他就发现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内容陈旧,通过认真调研,他着手修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300余条,以制度夯实医疗质量管理基础。

现如今,“周四医疗质量与安全查房”、月度“医务知识讲堂”、“季读课”、《医疗质量简报》已成为海东二院临床医疗质量管理的常见形式,开展病历书写质量评比、腹腔镜技能竞赛、院内双人心肺复苏操作比赛、外科医师手术能力评估、内科医师基本操作技能评估等活动,已成为海东二院临床医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常见竞赛模式。

讲实干,让援青帮扶成为一种担当

2021年初,他到海东二院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医院二甲复评工作。在仔细梳理初评专家提出的问题后,他认真对照等级医院评审细则要求进行逐条整改,反复至临床科室督查整改台账,进行自我评审打分。2021年7月医院通过评审专家复评,2022年3月底,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评“回头看”评估工作,医院质控、医疗质量管理等工作得到了评审组专家一致好评。

除了做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外,他积极发挥一名老年医学科高年资临床医师的优势,主动投入内科疑难危重病例查房、老年科专家门诊、院内外MDT会诊、各种形式的义诊、干部职工体检保健、学术讲座等临床科教研工作。利用青年医师学术沙龙,采取“师带徒结对子”形式,带领院内青年医师学专业领域文献研究进展,教授其临床科研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组织开展执业医师考试技能与理论培训,努力提升院内青年医师培养质量,打造“实干型”医疗援青工作模式。

讲奉献,让援青帮扶成为一种行动

“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考验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能力素质。”作为一名党员,他没有因为高原艰苦环境而轻言放弃,始终保持援青初心,全力以赴奋战在这片河湟热土。从医院院区管理到托管定点医院,从医疗安全到疫情防控,再到创建三级综合性医院和胸痛、卒中、创伤、高危孕产妇、高危新生儿五大中心建设,他时刻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无锡援青医疗工作者的身份,努力践行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和海东二院全体医务人员一起,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在未来的协作中,在一代代无锡医疗援青人的努力下,无锡与海东必将继续凝心聚力、互助奋进,为海东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延续无锡海东医疗卫生深厚情谊。

(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对外合作交流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