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并存,栖居运河畔的创意街区!
摘要: 运河的流域从来都是工业聚落,常州也不例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常州大批纺织企业面临倒闭,运河畔的“常州第五毛织厂”就是其中的一个,破旧的厂房占地五十多亩,在平常人眼里就是一座座“危房”,而在设计师的眼里却是珍贵的宝贝。千百年,运河水从北向南缓缓流过,孕育着一方常州人,滋养着一方常州文化。常州运河曾是江南运河中最繁忙的一段之一,也是京杭大运河文化含量最丰富的段落,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人文荟萃、流金岁月。。。。。。
前世——它的故事
运河的流域从来都是工业聚落,常州也不例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常州大批纺织企业面临倒闭,运河畔的“常州第五毛织厂”就是其中的一个,破旧的厂房占地五十多亩,在平常人眼里就是一座座“危房”,而在设计师的眼里却是珍贵的宝贝。

“常州第五毛织厂”前身是“恒源畅染织”,虽然工厂早已不复存在,但这里仍保留了部分工厂车间,建立了“恒源畅历史陈列馆”供人参观。

刚走进车间,金属和机油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随着参观的步伐,映入眼帘的有各种各样的机床、仪表、转轮、链条、管道……每一处机械还是十分精密、完美。车间的墙上安着一个巨大的12片叶片的风扇,这是工厂老式空调扇,天冷的时候可以给车间升温,等天热了,又可以降温。

古老而陈旧的机器,闪着金属特有的冷冰冰的光,而换一个角度看,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机器泛着温暖的微黄,让人心生无数感慨~
今生——创意承载文化
创意是如今“运河五号”的主旋律,原有的老街、老巷、老厂正是通过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三大主题,焕发了新的生命。

一座座厂房被夷为平地;一台台机械成为废铜烂铁。眼看着它们渐渐在这座城市消失的时候,摇身一变,一个被创意重新激活的街区在奇思妙想地构画着它的华丽转身。

五号剧场是整个“运河五号”较为成功的设计之一,一个小小的机修车间,暗淡沧桑,如今却褪去原有的老旧,重拾光芒,成为一个符合当代人生活的时尚焦点。设计师中和了“修旧如旧”与“外旧内新”两套方案,保留了部分原有机器的同时,增加了必要的剧场设备,除此之外,还对建筑本身进行了一场精心的改造,窗户、墙体、三角梁等,一切都显得那么复古有质感。

除了机修车间的改造,原有的染色和印花车间也焕然一新,变成了如今的五号美术馆。延续了联排锯齿形的厂房,又融入了欧洲包豪斯建筑风格,这座美术馆给外人的照面独具风味。

穿梭在一幅幅摄影、设计作品之间,欣赏每一处细节。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后,人之美、山水之美,生活之美都会渐渐融入每一个细胞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家名为“时光印记”的活字印刷体验馆也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文艺青年。一台台复古的活字印刷机,一枚枚透着油墨味的铅字仿佛带着你穿越时光,寻找千年之前的时光印记。参观着造纸印刷工艺,诵读自己DIY的唐诗宋词,传统工艺在这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延续了新的生命。
运河——城市栖居诗意
运河畔,浓缩了一座常州城的记忆,运河五号,也浓缩了一座城市的元素。五号码头前,一船又一船登岸,一船又一船启航。

“运河五号”的建筑外表沿袭着新与旧相结合的风格,红砖的小楼配上晶莹剔透玻璃门,颇有神秘感。水泥地水泥墙的铺设也尽显复古感。

茂密的绿植浓荫下,偶尔还有两个正在拍照的雕塑,十分趣致生动。这里,也是个外拍的好地方啊!陈旧和现代,严谨和闲逸,力度和线条,互相交织组合在一起。

一切仿佛静止了,只有那爬山虎在偷偷生长,诉说着时间的点点滴滴。从清晨的鸟鸣到深夜的霓虹,这里总是人们打发浮生最好的去处。

斑驳的老墙、高大的空间、流动的线条,极具设计感的几何架构,一切承载着这座城市人的灵感与创意,无不给人以诗意的栖居。

“5MART创意市”集售卖原创设计师的作品;“901酒吧”给浮躁放松与按摩;“锅炉房”里邂逅激情、燃烧年轻的花火;“米店咖啡屋”中捧一杯新磨的手冲咖啡,闲适而惬意。。。。。。在运河五号,每一寸土地都能感受到青春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

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来这里看看了,你可能已经爱上这里了。。。。。。

Tips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三堡街141号,原先是常州市第五纺织厂的厂房
交通:258路公交车在运河五号北门设有“运河五号”站
本文为江苏微旅游原创内容,图片来自:@余韵旅行、@凌子看世界、@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转载请联络江苏微旅游授权,并在文章头部完整标注以下信息,否则视为抄袭。若微信内容发现错误,请第一时间私信“江苏微旅游”或联系小编电话:025-84600921-8155,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来源:江苏微旅游(微信号:jiangsut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