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中华文脉·千年运河”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摄影作品展开幕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摄影展启动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一条大运河,孕育了千年中华文明。”11月21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摄影报社、江苏省摄影家协会等单位承办的“中华文脉·千年运河”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摄影作品展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摄影活动,在运河文化滋养了三千载的吴越之地、工商名城无锡梁溪举行。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琛、杨越峦,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俊,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柳军,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摄影报社社长梁克伟,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卢敏,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殷毅、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黄维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娄子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顾必成,梁溪区委书记、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刚,梁溪区人民政府区长周子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锡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晓红,副区长赵磊等出席启动仪式。江苏省摄协名誉主席许益民,江苏省摄协主席肖勇,安徽省摄协主席许国,上海市摄协主席王杰,江苏省摄协副主席、秘书长徐建,江苏省摄协副主席陆启辉、杨磊、宋峤、龚刚、黄一清以及省内部分地市摄协主席,入展作者代表和摄影训练营成员300余人出席活动。

杨越峦在讲话中指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写在大地上的“活态史诗”,不仅是古代先民以智慧与汗水筑就的水利奇迹,更是一条流淌着民族记忆的“文化长河”。纵览第二届大展作品,我们看到了摄影语言的力量,广大摄影人带着对运河的敬畏与热爱,沿河奔走,让千年运河不再是史书里的文字,而是能被触摸、被共情的鲜活存在。今天开启了第三届的新程,期待更多摄影人以镜头为眼,去捕捉大运河文化的建设脉搏,去定格生态岸线的生长轨迹,去记录沿岸人民的生活新貌。让每一幅作品,都成为运河古今对话之窗,也是中国与世界人文联结之门。

黄俊在致辞时表示,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航道”, 大展落户江苏,既得益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的部署,也源于江苏“水韵人文”的深厚积淀;是历史文脉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使命的主动担当。广大摄影家以光影为笔、运河为卷,生动描绘大运河的秀美风光,记录千年水脉的当代风貌,展现运河两岸人民的美好生活,挖掘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精心创作了众多高质量的优秀摄影作品,成功助推了运河文化与江苏故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

周子川在致欢迎辞中介绍,梁溪与运河相生相伴三千余年,有着千年运河文明和百年工商繁华。近年梁溪正聚力打造十二大产业生态圈,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产城融合的现代化精彩城区,以一座“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和“世界音乐之都”从容之姿昂首向前。“希望全国各地的摄影名家在梁溪,用镜头收藏运河新时代的千般光彩,共同推动中华文脉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生生不息。”

12位入展作者代表上台领取了入展证书。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摄影报·无锡梁溪摄影驿站”揭牌仪式、“梁溪十佳拍摄点”发布和“中华文脉·千年运河”大运河文化(无锡梁溪)摄影训练营创作团授旗仪式。

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摄影展吸引了全国3000多名摄影人参与,投稿31000余件(60000余幅)作品。经评审,遴选出入展作品120件(含视频作品10件)。展览共分三部分:“中华文脉·千年运河”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摄影作品展、“中国大运河之旅——梁溪篇”全国摄影名家作品展、“中华文脉·千年运河”大运河文化(无锡梁溪)摄影训练营作品展。这些作品以光为笔,以影为墨,既有对运河万千气象的宏大叙事,也有对运河沿线生活的细腻描摹。无锡梁溪作为一个锐意创新、注重品质、和谐幸福的现代化精彩城区,为摄影家们带来丰富的创作灵感,共同见证大运河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让运河文化、梁溪故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活动期间,还如期举行了为期3天的“中国大运河之旅—梁溪篇”全国摄影名家(媒体)看梁溪采风活动。11月20日至11月23日,来自江苏省内、浙江、安徽、山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地的300位摄影家,分成6个创作团,参加了“中华文脉·千年运河”大运河文化(无锡梁溪)摄影训练营的学习和采风创作活动。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琛、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许益民还分别开设摄影讲座,梁溪区政府还专门为本次活动举办了多场文化展示和景区灯光秀表演,更增添了活动气氛,丰富了采风创作内容,得到了广大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