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 全球巨头聚集无锡迎难破题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1月18日,2025年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在无锡召开。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作主旨演讲,省长刘小涛主持。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袁晓明出席并致辞。

这场由商务部“投资中国”系列活动主办的论坛,汇聚了来自全球政商学界的700余位代表,其中包括30多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和30多位重要商协会负责人。

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论坛聚焦“汇聚新质生产力 开放合作赢未来”,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产业链,在江南水乡的温婉与现代工业的脉动中,共绘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蓝图。

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无锡以“东道主”姿态敞开胸怀,迎接八方来客。论坛参会人员涵盖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其中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区主要负责人以上嘉宾达30余人,境外商协会及跨国公司高管超700名。

这一高规格阵容,既彰显了“企业家太湖论坛”历经四届积淀的国际影响力,更印证了无锡作为长三角开放高地对全球资源的强大吸引力。

当前,无锡已形成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7个超200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5个成功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这片制造业热土,正成为全球资本青睐的“强磁场”和产业布局的优先选择。

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苹果供应链亚太区负责人崔玉善表示:“Apple核心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厂,其中半数在江苏。”这一数据凸显了江苏,尤其是无锡所在的长三角区域,在全球化产业布局中的核心分量。

江苏省商务厅长司勇在19日的无锡分论坛致辞中也着重提到,集成电路产业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和产业竞争态势下,需要形成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的良性循环,推动实现突围破局。“在这方面,无锡有优势、有机遇,更有底气。”

据悉,无锡已率先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企业超600家。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全球第十三,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主营业务占全省比重达42.25%。集成电路产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25亿美元。全省规模排名前十的晶圆制造企业有7家位于无锡;拥有全国封装测试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这也就不难理解,外资近年来在无锡的发展模式为何从“生产-销售”的简单闭环,升级为“总部+基地”的深度扎根。截至2024年底,无锡已有54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江苏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

数据显示,无锡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已超800亿美元,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达34.4亿美元,占全省比重提升至18.1%,外资密度高居全省首位。

论坛不仅是对话的平台,更是合作深化的催化剂。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分享了在无锡乃至江苏的战略布局与创新实践,引发了积极的“链”式反应。

在生物医药领域,辉瑞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彭振科在庆祝辉瑞制药无锡基地成立30周年之际,宣布启动“辉瑞—江苏全产业链创新赋能计划”。该计划旨在为本地生物医药合作伙伴提供临床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升级制造布局以打造绿色、智能化制造标杆,并投资本土创新企业,推动中国突破性科学成果服务全球患者。彭振科表示,希望成为首家支持江苏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的跨国企业。

在新能源赛道,LG新能源中国区总裁崔智雄指出,江苏是LG新能源以及LG集团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之一,更是LG人心中的“第二故乡”。他积极响应中国将新能源列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导向,倡议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共建“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创新联合体”,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技术研发与关键材料保供,鼓励产业链企业“抱团”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并优化政企沟通机制。

金融血脉对于产业链的稳定畅通至关重要。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杨德行表示,其无锡分公司作为江苏省认定的跨国公司功能性机构,将充分发挥“瑞银一体化服务”策略及全球互联互通能力,积极为江苏企业搭建资本桥梁,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和业务升级,实现产供链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转。

这些“链主”企业的行动,与无锡鼓励研发创新、深化产业链合作的方向高度契合。全球包装龙头安姆科与江南大学决定共建联创中心,聚焦可降解材料、单一材质循环技术等方向。安姆科研发总监赵飞介绍,公司自2010年前后与无锡开启合作,已在锡建立三家工厂和亚太研发中心。其“本土化创新”模式成效显著——以无锡研发中心为桥梁,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新材料技术已成功走向全球,实现了“无锡研发,全球输出”的逆袭。同样,达能集团与江南大学合建创新中心,贝卡尔特与南京理工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携手,共同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

截至目前,无锡已有省级外资研发中心11家,成为汇聚全球智慧、提升开放层次的重要载体。

面对纷繁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已成为共同课题。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主旨演讲中明确表示,江苏正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外资企业在苏发展提供长期稳定性和确定性。

这一承诺,在无锡已转化为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营商环境“升级包”。为鼓励外商“深耕无锡”,该市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的十项措施》,以“真金白银”提高再投资支持比例,并主动开展“敲门行动”。

数据显示,在今年新到位的外资中,有高达9.7亿美元来自于现有外资企业的利润再投资。阿斯利康斥资4.75亿美元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阿法拉伐(江阴)增资2000万美元落地业内最大尺寸螺旋板换热器项目,这些都是外资用行动投下的“信任票”。

从共识到共行,太湖之滨的成果,必将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以及发展前景注入新鲜的无锡血液。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