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安:大溪港湿地探索资源昆虫的崛起密码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日,大溪港湿地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之旅——“资源虫才的崛起密码”。本次活动携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李国宏老师,引导青少年从历史的兴替与自然的智慧中,双轨并行,探寻“人才”与“虫才”共通的崛起密码。
以史为鉴:大秦帝国的“人才昆虫学”。活动伊始,同学们穿越时空,回到战国末年。老师以生动的昆虫比喻解读大秦一统的“人才密码”:商鞅如“变革之蚕”,吐丝结茧,织就富国强兵的法律制度,为秦国装上高效的“行为操作系统”;蒙恬似“筑城之蜂”,如工蜂般不辍劳作,北筑长城,为中原文明筑起坚实的“保护茧”;李斯则像“萤火虫”,以统一文字、度量衡的智慧萤光,照亮秦朝大一统之路,功在千秋。他们正如自然界中的“资源昆虫”,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各展所长,共同汇聚成推动历史的磅礴力量。这段往事深刻启示我们:一个系统的强大,离不开关键“资源”的高效协同。
自然馈赠:小昆虫撬动大世界的“生态循环”。从历史回归自然,李国宏老师的分享为同学们打开了新知之门。原来,渺小的昆虫竟是地球生态的“无名英雄”。它们是“生态工程师”:授粉昆虫促进植物繁衍,环保昆虫分解废物、净化环境;它们也是“人类贡献者”:家蚕吐丝成就丝绸文明,紫胶虫、白蜡虫分泌军工、医药、食品必需的天然原料,胭脂虫提供安全的天然色素。大家认识到,保护资源昆虫,就是守护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这是根本而智慧的环保行动。
知行合一:舌尖上的“昆虫宴”与可持续未来。当金黄酥脆的金蝉、肥嫩豆丹、高蛋白面包虫、香脆蚂蚱、营养蜂蛹、大麦虫、竹虫和蚕蛹一一上桌,同学们从犹豫转为勇敢尝试,亲身品味了联合国倡导的“未来食品”。这顿昆虫盛宴不只是一次味蕾冒险,更是一堂生动的可持续发展课。它让青少年真切感受到,昆虫作为高效、环保的蛋白来源,在缓解粮食危机、减少养殖污染、促进资源循环方面的巨大潜力。
本次活动巧妙融合历史智慧与自然科普,揭示出一个共通的密码:无论经世之才还是生态昆虫,核心都在于“各尽其能、和谐共生”。大溪港湿地通过这次探索,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科学、历史与生态的种子,点燃了他们敬畏自然、守护未来、勇担责任的火热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