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无锡城管部门在全国城市治理现代化交流座谈会上作主题交流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9月26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城市建设司指导,中国建设报社主办的“全国城市治理现代化交流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聚焦“一网通管”“城管进社区”等热点议题,围绕“统、沉、智、精、强”五大核心方向,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圆桌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城市治理现代化路径和实践经验,为各地推进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提供了交流渠道和有效借鉴。

会上,无锡市城市管理局局长陈宙围绕“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 探索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无锡城管新路径”作交流发言。

这些年来,全市城管系统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巩固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准。无锡市城市管理局连续三年获“强转树”表现突出单位,1个县(区)城管局、1名城管队员分获表现突出单位和个人。

强基固本、实训实战

以“四个强化”规范队伍建设

强化党建引领。始终坚持将党的建设贯穿队伍管理的全过程,切实推动党务、业务和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市级牵头落实“先锋行动进小区”,与挂钩板块河埒街道开展全域党建联建活动,7个党支部和街道10个结对小区党支部签订“进助”协议书,10名党员兼任小区党支部委员;各板块累计64名党员干部在小区党支部担任兼职委员,我市梁溪区145名队员进入社区“两委”班子任职,将城市管理执法事项纳入支部议事清单,强化多部门联勤联动,凝聚基层治理工作合力。

强化教育培训。制定城管系统教育培训大纲和配套管理规定,市级创新组建由业务骨干组成的“小教官”队伍,推行“短时集中授课+碎片化学习”模式,今年以来已开展7期小教官授课。联合公安警校基地拓展训练场景,组织现场教学、技能演练、案例交流、“红蓝对抗模拟执法”等培训活动,让参训学员沉浸式学习实战技能。这两年来,分层分类开展培训160余场次、覆盖1.6万余人次,队伍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连续9年组织全市城管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连续8年组织开展全市城管执法队伍业务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

强化练兵比武。连续两年联合市总工会举办全市城管综合执法系统执法技能竞赛,设定法律知识、执法办案、无人机操作、队列会操、案例讲学等多个项目。

无锡城管代表队在2024年江苏省城管队伍执法技能竞赛、2024和2025年长三角技能比武中取得优秀成绩〔2024年省团体第三、长三角团体第一、“跨区域执法协作典型案例”一等奖及多个单项第一,2025年模拟执法二等奖(省内第一)、无人机三等奖(省内第二)、团体二等奖〕,队伍荣誉感不断增强,实现以训促练、以练为战。以赛促练强技能 无锡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技能比武收官

强化执法监督。“查、看、访、谈”监督方式,制定年度队伍督查工作计划和每月重点督查工作安排,对全市城管执法部门的人员管理、规范着装、作风纪律、工作效能等情况开展全覆盖督查检查。持续开展行政处罚案卷全面自查和交叉检查及市级抽查,并将办案程序、案卷制作规范、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内容纳入城管执法办案平台预警环节,推动实现“智慧案审”,强化执法全流程监管。

制度领航、智慧赋能

以“三个提升”激发执法效能

坚持以制度建设破解执法难题,以智慧手段提升治理精度,实现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显“智慧”。

完善执法体系,提升办案质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修订完善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范和自由裁量权标准,形成案卷评查、案件线索报告等制度规范。邀请两级法院、司法部门专家参与研讨会议,着力解决了机动车绿地违停、电子送达等基层法治难点疑点问题。建立执法“观察期”制度,落实“免罚清单”,推进非接触性执法,营造有温度的执法环境。

规范执法行为,提升联动水平。建立现场执法“教科书式”办案指引体系,出台“城警联动”工作机制指导意见、市政绿化领域执法管理联动机制、违法建设不动产限制登记工作指引等文件,健全完善“城管+公安”“城管+资规”“城管+生态”“城管+市政园林”等部门联动机制。例如,在建筑垃圾全链条治理中,会同公安、交通等执法部门制定并组织落实建筑垃圾联合执法监督工作12条具体措施,2024年以来联合公安、交通部门开展建筑垃圾全市统一联合执法行动14次,组织执法检查3775次,查处案件3400起,查处跨省违法处置建筑垃圾案件9起,向公安部门移送20起,刑事立案18起。

升级智慧平台,提升管理能力。试点部署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应用,研发升级“人工智能+行政执法”智慧城管办案系统,各市(县)区城管执法部门以及23个经济发达街镇已接入平台。结合新版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及时优化平台“自由裁量智能推荐”功能,并在梳理分类城管执法领域法规文件后导入系统进行算法训练。建设无锡城管综合执法监督系统,完善执法保障、教育培训、作风监督、绩效考核、文化建设等模块,动态更新队伍信息数据库,实时研判工作数据,实现“一个平台办案件”“一个平台管队伍”。

民生优先、服务前置

以“群众角度”优化管理模式

始终深入践行“721”工作法,推动服务前置、治理下沉,通过解决民生“关键小事”,凝聚治理“最大共识”,切实将“强转树”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激活社区治理“微细胞”。以依靠社区、支撑社区、服务社区为方向,持续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联合执法进小区”,目前307名城管执法人员和1433名城管协管队员挂钩进驻761个社区,累计建成“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339个,服务覆盖小区2982个。

江阴澄江街道天鹤社区工作站联合社区开发了“联合执法进小区”AI应用场景,运用保洁机器人完成常规区域保洁,打造集智能健身、AI诊疗、AI厨房等功能于一体的“AI HOME”友邻中心,通过对小区监控视频进行智能巡检,自动识别告警垃圾不入桶、遛狗不牵绳等11类小区常见问题,打通了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最后一米”。市城管系统现场交流推进“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

锻造应急处突“快反链”。立足“平战结合、实战为先”,制定城管系统市容环卫应急预案,每年在汛期和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来临前组织开展不少于2次全市城管队伍应急拉动演练。紧盯台风季等季节性重要时间节点,提前部署开展夏季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重点对高速、高铁、地铁沿线的户外高立柱广告、楼顶招牌等进行逐一巡查,全面加固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落实“预警-响应-复盘”闭环机制,在灾害天气过后迅速开展复盘,及时总结不足、分析原因,查漏补缺、以利再战。

织密停车治理“畅行网”。加力攻坚中心城区和重点场所停车难题。实施无锡市机动车停车便民惠民十项措施,机动车免费停放时长延长至30分钟,全市82处学校周边停车场实施接娃家长1小时或1小时以上免费停车的惠民举措。针对中心城区停车位不足的客观情况,协调辖区企事业单位与老旧小区实行停车资源错峰共享,在小区周边路段实行夜间限时免费停放,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题。2022年来,新增停车泊位6万余个、错时共享泊位2.4万个,公共收费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智慧场景实现全覆盖。

今年受春晚无锡分会场长尾效应影响,我市鼋头渚景区在樱花季及节假日期间车流量井喷,通过挖掘周边临时停车资源、开通临时停车场接驳公交、进行“水陆”换乘、优化共享单车调度等方式有效缓解了阶段性停车高峰。城管部门全力做好“樱花季”景区假日停车保障工作

绘就空间品质“活力美”。出台《无锡市城市家具导则》并持续推广应用,为无锡高标准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提供指引。结合我市“多水多桥”区域特色,“一桥一策”盘活135处桥下空间闲置土地。今年年初还对桥下空间再次进行全面排查,结合群众需求加装照明设施、清理卫生死角、修复基础设施,提升安全通行水平。推进公厕便民提升,我市公园景区、交通场站、网红打卡点等人流密集场所和重要城市窗口公共厕所基本落实免费厕纸,因地制宜安装小厨宝提供热水,让“方便”之事更方便。聚焦户外工作者、市民、游客等群体需求,打造集便民服务、休憩补给、AED急救设施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多功能星辰驿站,目前全市完成加盟星辰驿站27座。

打造了无锡最大的高浪高架和机场高架互通桥下空间,以覆盖“全龄段人群”为脉络,构建了科普、运动、球类竞技、智能停车四大功能区域,成为市民休息娱乐好去处。家门口的幸福 |  这些“小而美”的空间,让无锡越夜越精彩!

全市城管部门将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住建部工作部署,以服务民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推进新一轮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三年行动,着力建设品质、净美、宜居、智慧、和谐家园,让城市管理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治理更有精度。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