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警惕“炒股诈骗”:中信银行无锡分行揭开“稳赚不赔”陷阱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随着银行利率的一降再降,当前A股又呈现牛市初期特征,很多资金从银行搬家至股市,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有的想翻本,有的想赚点养老钱,有的想为孩子攒一笔教育基金--每个人都怀揣着对财富增值的渴望,纷纷涌入这场资本的盛宴,让许多中老年投资者落入圈套。为此,中信银行无锡分行以一位客户受骗经历,揭秘“炒股诈骗”的层层套路。

结识“股神导师”,一步步掉进诈骗陷阱

李大爷就是其中之一。退休五年,他一直靠银行利息补贴家用,如今利率一降再降,他听老伙计们说“炒股赚得快”,便也跟着开了户、转了账。没过几天,他就接到一个自称某知名券商客服的电话,对方准确报出他的姓名和开户信息,并推荐加入一个“高级投资群”,称里面有“大师”每天分享独家牛股。

群里气氛热烈,不断有人晒出盈利截图,声称跟“王老师”操作赚了不少。李大爷观察了几天,渐渐动了心。当他按照指引下载下一个所谓“更便捷、佣金更低”的炒股APP,并转入第一笔5万元后,果然短短两天就看到账户上浮盈3000元,收益天天涨。他放下心来,又追加了15万元养老钱。

直到一周后,他想转出资金,发现APP无法登录,之前热情无比的“客服”和“老师”全部失联,他才恍然惊醒,发现自己被骗了。

骗局剖析:攻破信任,制造虚假“收益感”

通过李大爷的案例可以看出,这类“炒股诈骗”具有极强的伪装性与欺骗性,主要采用以下六大策略:第一,利用“天时”,让受害者觉得“合情合理”,降低了心理防线;第二,精准定位渴望“专家指导”、迫切增值的投资新手;第三,冒充“知名券商客户”利用大型机构的公信力为自己背书,获取信任;第四,虚构投资群,营造赚钱氛围,利用群内的“托”不断发言,让受害者产生从众心理;第五,搭建虚假平台,伪造持续获利数据,放下“钓大鱼”的诱饵,用小额利润诱导追加投资。第六,卷款跑路,完成“收割”。客户的资金从未真正进入股市,而是直接转入了骗子控制的个人或空壳公司账户,并被迅速转移、洗白。这类APP往往不在正规应用市场上架,而是通过链接、二维码下载,绕过金融监管,且大多绑定境外收款账户,增加追查难度。

中信银行无锡分行提醒,中老年投资者一定要牢记,主动加你谈投资,十有八九是骗子;带你进群、分享内部消息,是典型诈骗套路;要求下载“非官方渠道”的投资APP,风险极高;“只涨不跌”的收益曲线,从来不存在于真实市场;平台无法提现、股票无法卖出时,就是收网时刻。

假如发现出现上述情况,请广大消费者务必第一时间采取以下措施:立即停止所有充值操作,保存转账记录与聊天截图;拨打110报警,同时请有权机关向银行申请冻结可疑收款账户;在国家反诈中心APP提交举报,提高案件处置优先级;卸载可疑APP,清理手机中存留的木马软件;加入本地警方的反诈协查微信群,获取后续追损指导。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