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旺庄街道开展童心向绿・垃圾分类行动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为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增强居民环保意识。近期,旺庄街道通过开展创意彩绘、知识小课堂、主题游戏等形式成功激发了孩子们了解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兴趣,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快乐体验。

在长江社区开展“‘显眼包’临时站点增色行动”,美术志愿者现场展示设计稿,以“垃圾分类”“绿色家园”为主题,指导家庭用卡通动物、趣味表情包等元素改造井盖。“小画家”们蹲在井盖旁细心勾勒,家长配合调色涂绘,原本灰暗的井盖逐渐被明亮的花朵、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覆盖,吸引路人驻足拍照。随后,志愿者安排一些绘画基础较好的志愿者负责垃圾集中点彩绘。孩子们用画笔将“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等标语与彩虹、卡通图案、斑马线结合,让冰冷的墙面成为环保宣传的“活教材”。活动最后,社区发起“最佳显眼包”作品投票,居民们为萌趣的“井盖”和活泼的“地绘”热烈点赞。

在春潮园第二社区活动现场,志愿者张老师以“垃圾的旅行”为主题,借助动态PPT与卡通贴纸道具,将分类知识转化为生动场景。“碎玻璃属于可回收物,投放时要小心轻放”“用过的纸巾沾了污渍,要放进灰色其他垃圾桶”……张老师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孩子们时而低头记录,时而举手提问,现场互动频频。游戏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在“分类套圈圈”区,地面上蓝、绿、红、黑四色“迷你垃圾桶”整齐排列,孩子们化身“神投手”,将印有香蕉皮、废纸张等图案的圆环精准投向对应桶模。“我套中了废电池!”6岁的小雨欢呼道,成功完成可回收物与有害垃圾的双重挑战。另一侧的“幸运转盘”前,孩子们转动指针后迅速抢答:“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答对者获得种子盲盒奖励,寓意播种环保希望。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环保理念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快乐实践。社区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宣教形式,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参与的新风尚。

群星社区志愿者首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知识小课堂。通过图片展示、小游戏互动,孩子们迅速了解了不同垃圾的类别,明白了玻璃属于可回收物,有着很高的循环利用价值。当讲到玻璃可以被回收再加工,制成各种生活用品时,孩子们的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随后,便是最令人期待的手工制作环节。小朋友们拿到了经过回收处理的玻璃材料,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开始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玻璃装饰品将成为小夜灯上最独特的点缀。接着,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玻璃装饰品安装到小夜灯上,再连接好电路。当一盏盏小夜灯被点亮,柔和的光线透过彩色玻璃散发出来,整个活动现场仿佛变成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

未来,旺庄街道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环保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