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医生】系列开篇:在烟火日常里 他们是最暖的健康底色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在城市的街巷社区,在乡镇的诊室药房,总有一群默默守护民生健康的身影。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把健康的种子播撒在百姓身边;他们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却用医者仁心的温度,成为群众心中最可靠的“健康基石”。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医师节来临之际,新吴区民政卫健局推出“宝藏医生”系列报道,走进新吴区基层医疗一线,探寻那些藏在街坊邻里间的“宝藏医生”——他们用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情温暖民生,让每一份健康期盼都有回响。“宝藏医生”系列第一篇,走进新吴区硕放医院中医科,认识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李军。

清晨七点多的硕放医院,中医科诊室的门刚推开,候诊的乡亲们便陆续走进来。李军已端坐诊桌前,面前工作电脑上早已载着好几位老患者的候诊信息。“李医生,我这胃的老毛病又犯了,您给把把脉?”“李主任,老伴儿的久咳还没好,今儿再开几副药调理调理?”……熟悉的问候声此起彼伏。这位土生土长的新吴区人,在基层中医岗位上坚守了三十年,用一次次细致的问诊、一剂剂对症的草药,成为乡亲们心中 “看病放心、问诊暖心” 的 “宝藏医生”,更以中医 “简便效廉” 的特质,为民生健康筑起了一道温暖防线。
一剂草药结情缘 扎根乡土守民生
“最初选医生职业,想着稳定;但让我守三十年的,是乡亲们的需要。”李军的从医初心,藏在一段难忘的实习经历里。大学最后一年在宜兴中医医院实习时,他患上流感,鼻涕直流、浑身乏力,带教老中医开了一剂草药,仅花1.38元就治好了他。“药到病除的瞬间,我懂了中医‘简、便、效、廉’的好,这对咱基层百姓太重要了。”
作为新吴区本土人,李军对乡亲们的健康需求再熟悉不过。“咱老百姓看病,就图个实在——花钱少、效果好、离家近。”毕业后,他回到了硕放,“这里的老街坊、老邻居我都熟,他们信任我,我也想守着他们。”这一守,就是三十年。如今,中医科日均接诊100人次,夏季高峰超200人次,诊室里的脉枕磨得发亮,却承载着乡亲们最实在的健康期盼。

妙手仁心解民忧 中医温情暖民心
“李医生看病不急躁,总能听你把话说完。”这是患者对李军的共同评价。在基层,来找中医的多是慢性病患者或受心理困扰的乡亲,李军总说:“治病先治心,得让他们把心里的疙瘩解开。”他坚持每个患者都耐心听症状、问起居、察情绪,甚至记下乡亲们的饮食习惯、家庭琐事,“了解得越细,心中才能越明,方子才能越准。”
为了让乡亲们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李军把中医“简便效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发慢性病,他带领团队开发了降压、降糖、降脂系列中药茶饮,“一杯茶就能调理,比天天吃西药方便,还便宜。”有位肥胖伴高血压的乡亲,吃3种降压药仍控制不住,喝了半年李军调配的降脂降压茶饮后,血压稳了,药减到1种,“以前走几步就喘,现在能遛弯了,这茶比啥都实在!”
2010年,本地居民陈某某晚期结肠癌姑息性手术后,无法放化疗,家属抱着最后希望找到李军。“当时患者连饭都吃不下,家属眼泪直流。”李军对症开出扶正祛湿的中药,每周调整方子,半年后患者能正常吃饭、散步,至今健康生存。这样的故事,在他的诊室里不断上演——久咳不愈的老人喝药后能睡安稳觉,痛经的姑娘调理后不再请假,腰腿痛的乡亲通过中药外敷重新下地干活,中医的温情就这样融入了乡亲们的日常。

薪火相传守初心 民生健康有“医”靠
“不看书就有负罪感”,这是李军三十年的习惯。工作之余,他最爱翻医案,做摘录、分类整理,“老祖宗的经验不能丢,乡亲们的病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常说,医案是“终身老师”,能让自己少走弯路,给乡亲看病更有底气。
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让基层中医更“吃香”。“希望多些学术交流,让咱基层医生能学新东西,把更好的中医服务带给乡亲。”在他的带动下,中医科成了医院的“民生窗口”,不仅看病,还经常到街道各个社区义诊,免费教乡亲们养生知识,中药茶饮方子成了街坊邻里口口相传的“健康秘诀”。
用专业照亮健康之路,用温情温暖民生日常。正是李军式“宝藏医生”的坚守,让新吴百姓“看病不难、看病不贵”的民生期盼落地生根,让每个家庭的健康更有“医”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