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3天假期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 博物馆塑造江苏文旅热门场景

政府网站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记者从江苏省文物局博物馆处获悉,清明节假期,江苏文博场馆持续火爆,全省59家博物馆(纪念馆)延时开放,17家开展近60场夜游活动,共推出近700个线下展览。全省331家备案博物馆(纪念馆)共接待观众238.3万人次、文创收入785.6万元。

在红色场馆,追思榜样很“潮”

4月4日,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周恩来铜像前,人们手持白色的花朵,表达对周恩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和哀思。

“我是特意带孩子在清明节这天来这,很有意义。”来自北京的游客刘睿带着上小学的大女儿刘洋来南京开启“红色之旅”,第一站便选择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接下来的两天,他们还准备去渡江胜利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游客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

据了解,清明节假期期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举行了“清明至 寄哀思”主题活动,每天组织观众开展“清明思故人——向周恩来铜像献花活动”“梅园红”志愿者也连续三天为游客开展免费讲解活动。

渡江战役纪念馆在4月4日当天举行“渡江战役红色文化开放日”活动,设置文创展台区、红色故事宣讲区、亲子游戏互动区三大特色板块,吸引千余名市民参与,其中亲子家庭、青少年学生成为主力群体。

来自上海的吴雯静女士带着母亲和4岁多的女儿,在亲子游戏互动区玩得不亦乐乎。她对“小红帆”志愿讲解员的红色故事宣讲印象深刻,边听讲边让女儿跟着学。在“烽火越堑·渡江战阵图”实景解谜、“红色文化你画我猜”家庭竞赛等项目中,不少家长与孩子通过角色扮演、手工制作、团队协作等互动,在潜移默化中感悟革命精神内涵。

渡江战役纪念馆在4月4日当天举行“渡江战役红色文化开放日”活动。

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东门北侧临展厅,“决胜密码——淮海战役文物史料展”贯穿清明节假期,200余份史料、47件精选馆藏文物与游客见面。展览分为“本领”“信念”“人民”三个部分,通过丰富的文物、史料、互动展项等,生动揭示淮海战役中党的领导、人民战争战略战术、人民军队信心勇气、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制胜规律,该展也成为这个假期中,游客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必看的展览。

“延时”,精彩夜不停

自去年《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以来,博物馆延时开放已成“新常态”。清明节假日期间,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纷纷实行夜间开放,使博物馆的精彩也从白天延续到夜晚,让万千观众充分体验惊喜不断的“博物馆奇妙夜”。

“‘观天下’特展汇聚了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南博的数件镇院之宝,展示了大明王朝璀璨的物质文化,让我们饱了眼福!”4月4日晚间,来自重庆的游客邓先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正在举办的“观天下”特展。据介绍,除了“观天下”,南博在节日期间推出的特展还包括“锦绣江南——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巅峰创造”“长江文明万里流韵——长江流域精品文物绘画展”等,展厅内人潮涌动,观者如织。

博物馆夜游已成常态。

4月5日晚7时,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7号馆非遗戏台,精彩的折子戏展演开锣,传统京剧《钓金龟》、戏歌《念奴娇》《锁麟囊》唱段,以及中阮独奏《丝路驼铃》、京胡独奏《夜深沉》等陆续登场,让博物馆化身为文化空间。为了充分利用晚间时段,除了7号馆非遗戏台,中运博还在3号馆街肆印象古戏台、一楼中庭推出扬州清曲、木偶表演、器乐演奏、扬州评话等节目,《笑话》《人偶情》《天女散花》《春江花月夜》等各类精彩节目陆续登台。

今年1月1日开始,“吉金万里——巴蜀青铜文明特展”在徐州博物馆启幕,成为近期江苏最火爆的展览之一。4月6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也是该展览闭幕的日子。当天晚上,很多游客抓住最后的机会,来到徐州博物馆“打卡”,观赏展览展出的包括三星堆青铜面具在内的古蜀文明珍贵文物。

传统文化上“大分”

为丰富节日期间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于2025年清明假期延长开放时间。节日期间,“马——从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权力象征”“奇巧技——核雕的记忆与技艺”“邂逅:刘建华个展”三大特展持续开放。展览分别聚焦古今中外马文化的深刻内涵、苏州核雕非遗技艺传承、当代艺术与传统文物的美学碰撞等主题,通过文物与艺术展品多维度诠释历史文化。同期,吴文化博物馆推出13场深度导览服务,结合清明踏青传统,策划“寻芳踏青宝带桥——打卡‘苏州第一桥’”“银槎杯漂流记”,通过实地探访、趣味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吸引观众在趣味实践中感知江南文脉。

清明节假期期间,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将传统习俗与科举文化深度融合,精心策划了十余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动内容涵盖展览、非遗体验、互动游戏和文创特惠等多个领域,全方位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为游客带来一场古韵新风交织、沉浸感十足的文化盛宴。

孩子们在中国科举博物馆参加互动体验。

众多活动中,4月5日开幕的“山水清音——古琴文化展”备受瞩目。活动现场,博物馆特邀古琴艺术(金陵琴派)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演奏,打造出沉浸式的古琴雅集。悠悠琴音在展厅内流淌,游客们驻足聆听,真切感受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非遗体验活动同样趣味十足。该博物馆推出“清明非遗竹编体验”,人气爆棚,吸引了众多小朋友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大家不仅掌握了制作技巧,更深刻体会到背后蕴含的匠人精神。

互动游戏环节也亮点频出。博物馆巧妙结合科举文化,设计了“投壶体验”和“诗歌演绎”等趣味游戏。游客们在玩乐中,仿佛化身为古代士子,真切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对科举文化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身着汉服,穿梭在展厅中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她们生动的讲述,带领游客们身临其境地走进科举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