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无锡平安产险:老年人防范非法集资 切忌“盲目乱投”

商讯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案例简介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手中积累的规模可观的财富正被犯罪分子紧紧盯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风险辨别能力弱,证据保存等法律意识不足,自身权益容易受到侵犯。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引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案例分析

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养老服务类】一些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为会员卡充值等。

【养老项目类】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

【销售老年产品类】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

【以房养老类】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风险提示

一、非法机制存在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养老需求无法满足的风险,广大老年人和家属务必提高警惕;

二、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最好到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正规金融公司办理,不确信的请子女提前做好经营许可证等相关信息的查询工作;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防止利益受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