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博士讲科普 | 甲状腺结节到底管不管?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每年的5月25日为世界甲状腺日,5月25日所在的这一周是“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守护甲状腺,提升她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超过2亿人患有甲状腺疾病,其中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8.6%。对于甲状腺结节,有些人不以为然,不给予重视;有些人则谈“结”色变,恨不得马上一切了之,这两种极端态度,皆源于对甲状腺结节缺乏了解。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青年博士崔思远从专业角度来告诉大家甲状腺结节到底管不管。

崔思远,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教育处处长助理、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学专委会青年委员、无锡市预防医学会慢病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肾病等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多篇。擅长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及骨质疏松等代谢病的诊治。

1、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对甲状腺内肿块的统称,可以单发或多发,有囊性结节、增生性结节、炎性结节以及肿瘤性结节,而肿瘤性结节又分为良性腺瘤及恶性肿瘤(即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

临床上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恶性结节只占很小一部分(5%),并且大多数属于恶性程度较低的乳头状癌,患者存活率高,总体预后良好。良性甲状腺结节一般不会转为恶性,有些患者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最初报告是良性,以后随访变为恶性,其可能原因是,结节本身就是恶性的,但在最初检查时,结节的恶性征象不典型,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节大小、形态、回声、血供等发生变化,才出现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

对于甲状腺结节我们要重视,但也不必过于恐慌。

2、甲状腺为什么会长结节?

甲状腺结节发病可能与儿童期头颈部接受过辐射、碘摄入不足或过量、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或者焦虑、抑郁或精神压力过大有密切关系。

3、恶性甲状腺结节即甲状腺癌好发于哪类人群?

年龄大:虽然目前甲状腺癌在年轻人中有明显的增加,但从整体来看,40—60岁是甲状腺癌的高发阶段,其次是60—80岁;

女性: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3比1的比例;

家族史:有一部分甲状腺癌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如果直系亲属里患有甲状腺癌,建议提高警惕注意定期检查;

接触电离辐射环境: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环境可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碘缺乏:碘缺乏跟甲状腺滤泡癌发病有一定关联。

4、甲状腺结节有何症状?

甲状腺良性结节一般无症状,少数可有疼痛症状(如炎性结节)或是压迫症状(如大结节)导致声音嘶哑(压迫喉返神经)、呼吸困难(压迫气管)、吞咽困难(压迫食管)等,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危害较大,尤其是甲状腺髓样癌及未分化癌,预后差。

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属于无功能结节,少数结节可以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亢,患者可有怕热、多汗、心慌、手抖等甲亢症状,还有些结节可能合并甲减(如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表现为畏寒怕冷、心跳减慢、腹胀、便秘、嗜睡等甲减症状。

5、甲状腺结节该如何治疗?

初次检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积极随访,不可以任其发展。对于直径 <2 cm的良性结节,可于3 ~ 6 个月后复查,以后依据实际情况每半年到1年复查超声。对高度怀疑恶性结节者,应尽快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病理学活检(FNA),以明确诊断。

手术治疗:

当存在体积较大(直径 > 4 cm)且出现压迫症状的结节、符合穿刺活检证实是恶性的结节、增长迅速且高度怀疑是恶性的结节、反复出血的囊性结节及毒性甲状腺结节应手术切除。

非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热消融治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TSH 抑制治疗、放射性 131 碘治疗等等。当良性结节直径<4 cm且影响美观、当无包膜侵袭的<1厘米的恶性结节且没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均可采取消融治疗。热消融治疗是在超声引导下,将消融针刺入甲状腺结节内部,利用微波、射频或激光让针尖产热,使甲状腺结节在高温下发生凝固坏死,并被机体逐渐吸收变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开刀、创伤小、无疤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目前是甲状腺良性结节和微小癌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

6、甲状腺结节患者需要限碘饮食吗?

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忌碘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合并甲亢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需要低碘饮食;

131碘治疗前需严格忌碘;

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结节者,虽然不必严格限碘,也要避免高碘饮食;

甲状腺功能正常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单纯甲状腺结节者不需要忌碘,可以正常饮食。

7、预防甲状腺结节我们可以做什么?

减少或停止吸烟及减少长期居住在劣质建材装修的房屋中;

多吃橄榄和十字花科食物,如西蓝花、大白菜等,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适当增加全麦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等;

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合理安排有氧运动。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