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送戏下乡”进乡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

新华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一声戏乐起,乡愁动人心。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高质量完成2023年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明确全省各地“送戏下乡”每个乡镇不少于4场,有条件地区争取实现一村一场,省级继续扶持经济薄弱地区39个县(市、区)2508场,用心用力做好“送戏下乡”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省级资金补助 “送戏下乡”1881场,由各县(市、区)组织演出送达行政村(社区)。各县(市、区)面向当地各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包括民间戏曲社团,公开遴选“送戏下乡”演出团队。演出剧(节)目要符合乡村实际、体现乡土特色、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既可以整台演出,也可以名段集萃。演出地点主要安排在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公共场所。

省级直接采购配送“送戏下乡”627场,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采购30个演出单位,751个演出节目,其中有95台大戏,将通过群众点单的方式,直接送达627个乡镇(街道)。演出采取“整本大戏”和“综合专场演出”两种形式,主要剧种包括淮剧、扬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戏、黄梅戏、木偶戏等。“整本大戏”中,除了传统经典剧目,还有新创的现实题材戏曲剧目,很多剧目都是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等荣誉的剧目。“综合专场演出”中,汇集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文华奖”“小戏小品奖”等奖项的优秀作品,主要形式包括小戏、经典唱段、折子戏、小品和歌舞等。

今年的“送戏下乡”活动将进一步完善事前发布、事中监测和事后评估的无缝衔接工作机制,实现“政府端菜、群众点单”,支持各地探索实践“区域联供、地区互送”,确保把好戏送给群众看,提升群众满意度和“送戏下乡”质效。发布2023年度省级扶持经济薄弱地区“送戏下乡”活动目录,内容包括演出团体、演出节目、送达地点和时间等。各县区将通过当地新闻媒体、乡村大喇叭、乡村公告栏和手机端等公布活动信息。同时,通过江苏省“戏曲进乡村”管理服务平台,每月公布各地“送戏下乡”工作进度和群众满意度,宣传推介先进典型,以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真正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