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在年轻受众中入脑入心?这些观点带来思考

新华报业网
关注网络空间的圈层传播生成了诸多日常交往的新场景,作为网络空间原住民的Z世代,青年群体的圈层化特征尤为明显。如何利用这一特征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重大主题主线报道如何实现青年化表达并在年轻受众当中“入脑入心”?4月21日下午,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平行论坛“青春律动·Z世代网络空间新表达论坛”在南京举行,旨在创新做好新时代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凝聚青春力量,积极推动“Z世代”积极健康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中国青年网董事长、总编辑张坤提到,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一项长周期、立体式、组织化的工程。做好“Z世代”青年的思想引导与价值观塑造,需要我们积极构建青年话语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定制化生产、共情化表达、分众化引领、社群化传播。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分享到,作为网络空间“原住民”的“Z世代”,青年群体的圈层化特征尤为明显。把握网络空间的圈层传播,需要尊重青年群体圈层文化的发展规律,运用好数字媒介来激活青年的积极力量,并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引导青年群体,这样主流声音才能更好地引领当代青年。
哔哩哔哩副总裁兼总编辑周奕表示,B站的UP主大部分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年轻、有才华、有创意和正能量。主旋律、正能量的内容需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进行传播,用他们听得懂话语来传播。
“如今的年轻人一边喊着‘躺平’,一边点赞《山海情》《觉醒年代》,充满正能量。Z世代,无法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来定义。”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主流媒体代表及自媒体代表齐聚圆桌论坛,共同讨论重大主题主线报道的青年化、网络化表达。“侠客岛”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张远晴表示,主流媒体一定要了解年轻人,才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结合工作实践,张远晴提到,面向年轻人传播正能量时,一定不能用充满“爹味”的指导。“他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方式,我们要做的是俯下身子跟年轻人做朋友,与他们产生情感上的联系。”
“我们要明确主流媒体和青年之间的关系,眼前的关系和长远的关系,然后把青年摆进去。”新闻短视频“青蜂侠”负责人王海认为,要坚持精准传播,根据各类青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把主题主线报道传递给他们,同时注意提炼共性,抓住青年共同的关注点,去开展报道工作。“我们还应该进行青年化调查,因为青年化表达不仅仅是简单的网言网语,也不是炫酷和耍帅,而是把主流和主线连接起来。我们应该在解决青年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主题报道的青年化。”
B站知名UP主代表“有机社会”唐思雨认为,在重大主题主线报道上,自媒体有属于自己的优势。“相比主流媒体而言,我们可能跟观众走得会更近一些,其次得益于我们更加草根的形象,我们在内容的创作上会显得更加自由、灵活。”唐思雨希望,在重大主题主线报道的青年化表达中,可以加强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的合作,相信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创作空间,以更贴近青年人的方式,在舆论场上形成一个更大的声量。“将年轻人纳入到社会主义价值创造的过程当中,这样才能让主流声音真正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