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相声演员倪明倪夏宇父子同台参演非遗相声大会

新浪江苏
关注
癸卯兔年元宵节刚过,国内相声界名家新秀就要上演一出大戏。“2023深圳(福田)喜剧艺术节暨第四届非遗相声大会”,将于2月10日至12日欢乐呈现。来自北京、天津、广东、南京、西安等地的众多相声名家姜昆、冯巩、李金斗、戴志诚等,以及卢鑫、玉浩等新人悉数登场。父子笑星倪明、倪夏宇系唯一受到邀请的江苏知名曲艺人,这亦是他们父子首次以搭档的身份,代表南京鼓楼群星相声艺术团参加该项活动。
本次演出是一次南北笑星“华山论剑”。这个非遗相声众星云集的盛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传承的重要载体,自2019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先后有100多位知名相声演员和相声新秀亮相,推出大量精品佳作。
在笑声中传递正能量,在欢乐中彰显真善美。本次演出阵容豪华,李菁、贾旭明、武宾、付强、苗阜、王声、贾仑、连春建、陈寒柏、王敏、随风、王彤、何沄伟、白凯南等也将悉数登场,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优秀演员郭阳、郭亮、陈印泉、侯振鹏、金霏、陈曦、董建春、李丁、李寅飞、叶蓬、逗笑、逗乐等,也将逐一亮相。他们带来的作品,既有优秀传统段子,也有反映新时代生活的段子。

倪明(右)、倪夏宇父子搭档,配合默契
作为曾经参加过央视相声、小品大赛,荣获过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江苏优秀相声演员代表、南京鼓楼群星相声艺术团团长的倪夏宇,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他坦言:“作为南方相声的耕耘者,要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请进来,特别是年轻演员应该汲取正宗正量的艺术营养,路子才不会走偏。”倪夏宇觉得,如果一味地打着传统的旗号消耗相声,这只能让相声艺术元气大伤,反而会限制相声艺术的发展提高。
倪夏宇介绍说,现在曲艺界有一种现象值得思考,一方面老百姓非常喜欢相声艺术,一方面相声的作品青黄不接,很多年轻人只是凭着兴趣爱好加入了相声队伍,但并没有拿相声当事业,这就造成了相声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更让很多喜欢相声观众所瞧不起的是,全国各地的相声小剧场几乎是同一张节目单,这就是说不完的《报菜名》、道不尽的《地理图》、爬不完的《羊上树》、唱不断的《学吆喝》。传统相声再经典,也经不起这么消耗。时间一长,观众肯定会觉得无趣,很多年轻演员对现代生活熟视无睹,根本无心创作,所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倪明、倪夏宇父子
作为江苏省文化馆资深导演的倪明,在文化舞台上摸爬滚打的一辈子,也在相声舞台上说学逗唱了一辈子。过去他和已故夫人夏文兰师承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共同创作表演的男女相声,成为行业内外广泛认可的“黄金搭档”。现在父子搭档能否再次火爆,对此倪明有着自己的思考。
倪明认为,这既是一道难题,但也容易化解,相声艺术应该是作品为王,无论跟谁合作,登上什么样的平台,没有好的作品全是白搭。倪明直言:“侯宝林、马三立、马季、姜昆等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就是他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相声艺术无论如何还是应该靠文学这棵大树来支撑,否则还是要被观众所鄙视甚至淘汰。”

扎根基层的曲艺“轻骑兵”
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王宏坤认为,相声还是应该贴合时代、贴合生活。为了彰显新作品的魅力,第四届中国非遗相声大会集中上演一批热情讴歌新时代精神,深刻反映城市人文情怀,全面展现优秀精神风貌的相声精品佳作,为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国家级院团的引领性、示范性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生动实践。继承和弘扬非遗相声文化,让观众直观感受非遗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文/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