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若以痛吻我,我绘花报之——施露《治愈》油画展圆满落幕

新浪江苏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2年6月7日,是施露《治愈》系列油画作品展在南京金陵美术馆艺术空间展出的最后一天。《治愈》是艺术家施露以疫情期间生活感受、体会为灵感,以百合等花卉为图式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本次展览展出作品共33幅,其中油画23幅、皮面丙烯10幅。

艺术家肖兰撰文评述:“《治愈》深深地触动了我。在《治愈》系列里,风格上有了突围,无疑在探索新的技法、寻找自己的语汇风格。这种强制性的自我改变其实对很多艺术家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暮山紫》《晴山岚》和《立春》的构图,心灵感触超越了客观现实,给观者带来新的视觉体验。作者任画笔在布面上快意游走戏耍,既像是孩童的大块涂鸦嬉戏,又像是心灵的返璞归真,被现实包裹着却努力地想做一次放飞自我的旅行。

施露,江苏淮安人,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子书画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家委员会会员。从她的艺术履历看,自2011年作品参加“南京大田书画交流展”开始,到当下的《治愈》油画作品展,获奖作品甚多。施露说:“艺术作品与时代同步才有生命力。疫情终将过去,人们的精神和肉体的创伤也一定会治愈,所以,我的这个画展就取名‘治愈’。”

施露过去的绘画作品是延续着十九世纪印象派的风格,但在这次《治愈》系列里,有了很多与众不同的表现:一是色彩的碰撞非常有意思,她开始大量使用有明显冷暖和色调倾向的高级灰色色块来组织画面,而这些画面又是抽象的意象,如《春》《夏》《秋》《冬》《暮山紫》等系列作品,构成意味十足,耐看而又让人回味不已。

另一方面是画面主体形象越来越抽象起来,变得似是而非的感觉,这让观者禁不住诱惑似的驻足,边细看边思量……施露依然是一如既往地喜欢描绘百合花,眼前的、心里的、意象的直至灵魂深处的百合抽象。所有这一切变化都只能说明:施露不仅用眼睛和手在作画,更是在时空的流逝之中让思想与灵魂参与进来。这就使得同一个描绘对象在不同的画面上的形象反差巨大,足见艺术家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前前后后所思所想的不同,而这正是一个日渐成熟的艺术家的标志。

面对业界人士的这般品评,施露心里反倒有些忐忑不安。她觉得自己的作品还有相当多的提升空间,钻研的路还看不到尽头,得一直走下去。一个艺术家只有懂得敬畏和谦卑,才能在精神上不断延伸。

《治愈》策展人说,施露这次展览还有一个创新是在手包、皮革制品上作画,方寸之间亦见花繁似锦。

在展厅内,但凡可以契合“治愈”主题的元素,也被她运用到了极致:悬在展厅上方的艺术雨伞、观者佩戴的口罩、观众喝茶的长桌台布等,都印有画的图案,甚至还有一张硕大的百合花图案地毯系特别定制。“3年抗疫,人们正经历着既困惑又痛苦的煎熬,日子还是要继续。画作《治愈》的展出,是否可以理解‘若以痛吻我,我绘花报之’!”(文/梁平 图/范素丽)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