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一个建筑师的小说造梦 汤成难南京分享新书《月光宝盒》

新浪江苏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3月12日,汤成难《月光宝盒》新书分享会在南京举行。 青年作家汤成难、《雨花》杂志主编朱辉、著名评论家何平、《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等嘉宾现身分享会,分享关于小说,关于文学的体悟和看法。

这是一个建筑师、小说家把生活的哀与乐,惶恐与安慰,诗意与暴烈一点点描绘出来,在白色纸张上留下复杂又迷人的命运轨迹。《月光宝盒》是汤成难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其创作于各个时期的小说十七篇。汤成难以江南的诗意写了这些小人物日常的卑微。那些混杂在一地鸡毛中的世俗温情,那些在隐忍中仍然对光明充满渴盼的喜怒哀乐,便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存。

汤成难分享到,《月光宝盒》的创作主题,就是“孤独”与“成长”,还开玩笑说自己是“孤独大师”。她在自己的小说里,塑造了一大批底层人物,比如修鞋匠和他失踪的儿子,离家出走四处流浪寻找土地和稻田的父亲,拾荒的人,身份不明的人,陷入困境的患难情侣等等。

不幸的人,不幸的命运,不幸的遭遇,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感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那些普通人既不能上天入地,也不能移山填海,而且很脆弱,一颗石子儿、一点小病小灾,就足以致他们于死地。写小人物的小故事,写他们在现实险境中的无奈、坚守、承担、关爱,令人动容。

分享会现场,汤成难的老师,小说家、《雨花》杂志主编朱辉,对新作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月光宝盒》把故事和人物置于更为扩大的时光当中,小说的每一笔都有意义。

建筑在左,文学在右,汤成难曾经的建筑从业史,也带给她很多创作的源泉。著名评论家何平教授从结构与空间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学建筑的人,对于空间特别敏感,汤成难的小说里面讲人的位移,比如《奔跑》《一棵大树想要飞》《月光宝盒》都涉及到了空间。对于一个学建筑的小说家而言,小说其实就是营造空间,他要写一篇小说,他其实就是腾空一个场地,最后要形成一个有结构、有美感、有小说叙述节奏的东西。

不论是都市文化,还是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生活和节奏的影响都与创作息息相关。汤成难的《月光宝盒》写的是耍猴人,《奔跑的稻田》写的是农民,还有《河水汤汤》里的摆渡人,还有诗歌里面的《乡村木匠》等等,着墨于这样被边缘化、被抛弃的人,与汤成难的童年与成长生活息息相关。

她分享到:“我出生在农村,童年、青春都是在乡村长大的。《奔跑的稻田》就是一个父亲去远方种地,还有一本书是一个父亲被摁在这里种地,但是他梦想去外面。我小时候不爱说话,比较沉默,但我喜欢观察,观察农具、种地、种地人的表情,我二爷爷挖地的时候,特别喜欢在手上吐一口痰,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增加摩擦力,那时候我就琢磨这些细节,很有意思。但是那时候我肯定想不到,那些东西,成了我如今写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