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南京获评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称号

扬子晚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2021“禁毒杯”全市高校辩论赛决赛上,南京大学辩论队侃侃而谈一举夺魁;在乘坐地铁4号线时,市民王女士发现把手、车厢、车身上都印上了禁毒宣传标语……很多时候,人们在“不经意”间,都能发现“南京禁毒”的身影。在“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国家禁毒委员会决定命名41个地区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南京市名列其中。而在称号背后,则是南京禁毒人长期不懈的努力。

●高科技加持:

“瘾君子”可自助治疗,一滴水也能“测毒”

刘冯(化名)是一名吸毒者,他每天都到南京丰富路上的一家社区门诊喝一定剂量的美沙酮,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美沙酮维持治疗”,可使吸毒者摆脱毒品依赖。以前,都是医院医生来配置药物、监督流程。现在,无需人工服务,治疗人员可以全程“自助”。在一家社区门诊中心,记者看到了南京市禁毒办和南京公安研究院共同研发的自助式维持治疗设备,它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射频识别、语音识别、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治疗人员的身份认证、药液分装、药液防盗、药液温控、服用姿态检测、服用结束状态确认功能。治疗人员通过全程语音提示方式,自助完成药液服用,医生可远程查看每个治疗人员的服用记录。

在公安部命名的国家毒品实验室南京工作站,记者看到了工作人员抽丝剥茧提取微量样本的过程。“污水检测得出的毒品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数值可以用作数据分析。如某区域通过污水检测发现一定数值的毒品及其代谢物,民警就会根据这一线索进行循线追踪。”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花式”禁毒宣传:

“禁毒平安驿站”可与市民互动

南京禁毒办自主研发的“禁毒平安驿站”内,市民还可以拍照互动,实地体验自己的身体在吸毒后五到十年的变化。这个互动设备目前已在高铁站、机场、地铁、学校、娱乐场所、政务中心、高速服务区等公共场所投放200余台。

此外,从2017年,南京禁毒办成立由全市所有高校参加的禁毒联盟,先后开展了禁毒辩论赛、音乐节、公益跑、情景剧大赛、大麻专场宣传、“禁毒杯”篮球赛等特色宣传活动上百场。另外,南京市还开通了禁毒地铁专列,并定期举办禁毒青少年先锋营活动。市禁毒办创作的微电影《绝不动摇》系列,被评为“平安中国”十大微电影、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节“平安中国”单元最佳作品。

●万丈长缨缚“毒魔”:

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坚决遏制毒品问题蔓延势头

在缉毒工作上,南京市禁毒办全面推进情报主导、专业化打击攻坚提升行动,破获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涉网毒品大案。2018年破获的4·10案件,摧毁了一个全国性种植、加工、贩卖大麻产业链,累计打击处理500余人,在全国掀起了打击吸贩大麻违法犯罪活动集群战役。2019年破获的4·19网络贩卖新型毒品案,带破10余起强奸隐案。

在戒毒工作上,全面落实强制隔离戒毒出所必接制度,确保强戒出所人员100%接回管控。同时,发动88家爱心企业为193名戒毒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组织成立社会帮扶志愿者服务站,为248个困难涉毒家庭提供帮扶。创建期间,南京市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大幅增加58%,未发生吸毒引起的肇事肇祸案事件。

此外,南京还高标准建设了病残人员收治中心,累计收治病残吸毒人员1514名,实现应收尽收,全市侵财类案件较此前下降20%以上。南京还高密度建设禁毒教育基地,在全市中小学生军训基地建设禁毒体验馆,每年对40万军训学生开展禁毒教育。目前,全市已建成教育基地21个,其中国家级基地两个。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