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我们的小康路|靖江四好农路串联小康美丽画卷 书记镇长争相带货

新浪江苏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7 月 24 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 我们的小康路 ” ——江苏省 “ 四好农村路 ” 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成果巡礼走进泰州靖江。省交通运输厅、市县各级领导和几十家央省级媒体、新媒体、网络大V共同走进靖江“四好农村路”,感受一条条农路铺就的靖江美丽画卷。

泥泞农路变成十里“樱缘莓好”,马桥农旅展风采

马桥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就开始种植棉花、毛豆、葡萄、芦笋等,到现在共有农副产品几十类,建立起 100 多个品牌。近几年镇上更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产品绿色品牌,还建起了农业大数据中心,果蔬从地头到餐桌实现了可检测、可追溯。

“ 以前从田头到餐桌不顺畅,我们的农产品卖不掉。现在,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镇里累计投入 3 亿元,改造道路 40 公里,还打造了 10 里最美樱花环线,把所有的合作社都连了起来,理顺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最后一环。 今年受疫情影响,但我们的芦笋和盒马生鲜合作,价格上去了,市场也不受影响,草莓卖到了无锡、上海、福建,都是因为交通好了。”马桥镇党委书记蒋国庆向大家介绍。

在马桥农旅展示服务中心,随手拿起身边的农副产品,蒋国庆瞬间变身“带货书记”,现场向记者们做起了“ 直播 ” 推介。“ 欢迎大家走进马桥镇,从三四月份的草莓,到现在即将上市的翠冠梨、巨峰葡萄,夏黑提子,都是我们的特色农产品,欢迎大家走进马桥、遇见马桥,最后留在马桥,把我们的诗和远方带给更多的游客。”

农产品走出去,“上海客”走进来,村民口袋鼓起来

在马桥镇的徐周村,文化旅游长廊延绵3公里,绿树成荫,夏季坐在游览车上,清风拂面、果蔬飘香,长廊两旁蔬果采摘、休闲垂钓、乡村民宿。游客可惬意地感受这份自然的“田园风光”。

曾经因为交通、住宿等多方面原因,以往游客到徐周村,大多是体验采摘,再吃顿饭就回上海了。随着长约 1.9 公里的联马大道建成,打通了连接南城和马桥的 “ 动脉 ”。游客从徐周村出发,沿联马大道往南可以游览新城、马洲公园、牧城公园等地。现在大多上海游客都选择“过夜游”,甚至是“过年游”,尽情领略靖江风味。

四好农路的建设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以各地普遍种植的草莓为例,在长达9个月的销售旺季,“留守”的年长村民们,在家门口每天就能挣 60 到 80 元。以农村公路串联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各类园区。农村公路的建设,既方便了百姓,也富了百姓。

1.5 米宽的小路变身“网红打卡路”,贫困村摘帽办起荷花节

靖江生祠镇东进村从原本的贫困村到摘帽,再到连续 4 年举办荷花节,年吸引游客近20万,正是源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

7月25日,靖江市“2020马洲旅游节”暨第四届“生祠东进荷花节”开幕仪式在靖江市东进村成功举办,现场百亩荷塘盛放,空气中弥漫着荷花的清香,观景栈道上站满了游客,大家纷纷按下相机快门,记录美丽的画面。

“我们看见荷花开得这么美,到了夏天很多学生放假了应该到哪里去玩?我们就准备用荷花吸引游客,刚开始起步做了十亩地,荷花开的漂亮,吸引了很多人来看,到了今年第四届荷花节,已经扩展到了100多亩地。原来交通不方便,但现在通过四好农路的建设,人流量、车流量多了,产生了很多经济效应。有老板承包了我们的百亩荷塘,现在我们的百亩荷塘一年净收入25万元,并且每年递增1万元,明年26万元,后来就27万元。我们做好环境来招商引资,交通好了,项目都来了。”东进村支部书记张金荣告诉记者。

生祠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路的助推。芦东路是他们的一条村道,这几年进行了安保设施维护与更新,沿线采用了波形钢板护栏、热熔标线、LED警示标志和路名牌等安保设施,主要路口配套安装了智能斑马线。

现在的芦东路,宽阔平整,两侧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几乎成了一条“网红打卡路”。一批骑行爱好者把这条路作为固定的骑行路线,荷花盛开的季节,大批游客沿着这条路前来赏荷,大批农产品从这条路运到全国各地……

2019年东进村集体经济收入152.8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39元。东进村化交通优势为经济优势,吸引了众多外来投资,集结畜禽养殖、生态牧场、水产养殖、休闲观光等17个特色农业项目,促进了200多个村民创业就业,成为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田园度假为一体的多彩农旅综合体。

靖江自2017年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将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文化传承、精准扶贫等元素融入“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重点打造“靖善靖美·马洲农路”品牌,围绕“建一条路,造一片景,记一段历史,富一方百姓”这一核心理念,实现了“路路通达”的便捷、“村村旅游”的精彩、“家家致富”的效益。一条条美丽农路在碧水蓝天间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新浪江苏/石婕)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