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疫”线故事|女儿武汉战“疫”魔 父亲坚守保家园

新浪江苏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来源:速新闻

(速新闻记者 纪雅囡 通讯员 陈侃)

第一次匆匆剪去长发……

第一次逼着自己吃中药……

第一次穿成人尿不湿……

这是“90后”的诸多“第一次”,

也是无怨无悔的“逆行”印记!

1月24日晚,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抽组150名队员,奔赴湖北武汉疫区担负救治任务,当晚11点50分抵达武汉,进驻汉口医院。医疗队中,有一名泗阳籍“90后”女护士——临河镇临河居委会四组伏雨佳。她用自己的“第一次”,展现了宿迁青年战“疫”勇担当的风采。

舍弃团圆赴前线

农历腊月二十五,伏雨佳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放假,回到老家临河和亲人一起过春节。农历腊月二十八,听说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抽组150名队员支援武汉,刚到家三天的伏雨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为了防止父母阻拦,伏雨佳打电话给爸爸,撒谎说医院有紧急任务,让她立即回沪。

伏雨佳的爸爸伏乃峰是临河镇王三庄党支部书记,年末岁尾,村里的事务很多。接到女儿刚回家就要回上海的电话,伏乃峰没有阻拦,只是不解地说,“既然医院有事怎么还回来呢?去吧,闺女,去那里要好好听从安排!”那一瞬间,伏雨佳为爸爸对她的理解感到无比温暖。

“90后”不怕远征难

“我们医院在得知有驰援武汉的任务后,伏雨佳等43名‘90后’女护士第一时间报名并写下了请战书。”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孙青说。

伏雨佳的工作地点在汉口医院重症监护室,第一次进入这里,听到护工大叔对病人说,“不要害怕,解放军来救你们了!”,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从那一刻起,伏雨佳就告诉自己:“战争打响了!”

第一天上班需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在到第4个小时的时候,由于防护服的不透气,加上N95口罩的密闭性,伏雨佳觉得喘不上气来。为了节省防护服,她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在角落里缓一缓,然后继续工作。

刚到武汉时,伏雨佳就和同事们剪掉了心爱的长发,甚至刮掉了鬓角的碎发,只是为了不给病毒留下任何死角。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伏雨佳脱下闷热的防护服,看到同事们凌乱的头发,脸上被口罩和防护镜勒出了深深的伤痕,她知道,此刻的自己也一定是这般窘迫的模样。“那又怎样呢?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梦,那就是战胜疫情!”伏雨佳说道。

“在ICU有位女病人,每次去给她做治疗,换衣服,哪怕是简单的换盐水,她都会看着我说谢谢,我能清楚感受到她的敬意。”

“我在武汉,上海的科室领导,还有好多同事,每天都会发好多消息问我怎么样。”

“我一直和自己说我要加油!我可以的!虽然我不知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但是我相信早晚会战胜它,迎接属于我们新的美好阳光。”

穿上防护服,总能听到病人感谢的声音,脱下防护服,总能看到同事关心的话语,他们的关怀化作了伏雨佳奋斗的动力,然而最牵挂的,还是家人的担心。虽坚守一线,但她一直瞒着父母,直到医院领导向所有“战友”家属都发了慰问短信,家人才得知她早已出征武汉的消息。

父女同心共战“疫”

伏雨佳的母亲陈柳青说:“不知道女儿在医院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睡觉,很少打电话给她,怕影响她工作、休息。我们只是一直在看新闻,关注武汉的消息。”伏乃峰、陈柳青夫妇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看到女儿在抗击疫情一线的画面,深深地感到自豪。

在临河镇临陈路王三庄村的卡口点上,搭建着一个大大的集装箱,这里是伏乃峰临时的“家”。虽然已经是深夜12点,他仍然和镇村干部一起值守,对车辆、人员进行盘查、登记…。。。

此刻的伏雨佳,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正和“战友”们坐在窗口看着武汉这座美丽又空旷的英雄城市,心里默默地想着,“希望疫情结束后,再次看到熙熙攘攘的人和车。”

黎明的曙光永远是在黑夜之后来临,相信阳光一定会穿破每一片乌云,抵达每一块土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