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郭晓东推出散文集《那个地方》回望来路
新浪江苏
关注
《那个地方》北京首发分享会现场
11月15日,演员郭晓东与妻子程莉莎在北京西西弗书店举办散文集《那个地方》首发分享会。这位以低调、朴实著称的演员,首次以文字形式回望人生轨迹,展现从山东农村走向演艺舞台的成长历程。
当天,接踵而来的读者翻开《那个地方》,读者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在那个曾经干涸的岁月里所产生的种种觉醒。郭晓东一如既往地低调且谦逊,书的扉页上题款为“您多提宝贵意见、多批评指正”。这位从革命老区沂蒙山临沂市莒南县的一个小山村蝶变成名的文艺工作者,始终让人心生敬意。
刘恒和毕飞宇等作序
《那个地方》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中国文联副主席刘恒、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毕飞宇、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蔡崇达联袂为《那个地方》作序。
全书收录32篇散文,以“童年乡间、打工生涯、北漂岁月”为主线,分设《追忆少年时》《跌跌撞撞的青春》《北漂的拼图》《我的父亲母亲》《榜样》《秋天来了》《两情长久时》七个篇章。
刘恒说:“有理论家断言,当代最重要的叙事者不是书写者,而是表演者,是演员。因为他们最容易被接受者青睐,狂热的崇拜使他们传递的信息获得了空前的影响力。国际政治家的演员化,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个论断,也证明了夺取叙事权力的重要性。
郭晓东、程莉莎夫妇喜不自禁
“郭晓东先生是表演者,为什么从叙事链的顶端后退,偏要做一个喃喃自语的书写者呢?因为有另一批理论家断言,在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几乎所有人类的表达之后,唯一幸存的便是人类个体对自己生命的独特表达。这里是人的尊严的底线,也是个性化语言的最后的阵地。
“所以,毫无疑问,将表演与书写的身份融合为一体,以真诚的叙事让卑微的个体散发出平凡而神圣的光芒,是郭晓东先生辛勤笔耕的真正意义所在。”
毕飞宇说:“我有幸坐在监视器的前面看郭晓东演戏。那时的郭晓东在监视器里,他在全心全意地做‘别人’,那是他的工作、他的终极和他的意义。当郭晓东从监视器里走出来的时候,我确信,这个人是郭晓东。
郭晓东与读者交流
蔡崇达说:“一个人一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那个地方’。对郭晓东来说,是临沂大坊前村;对他母亲来说,是那个能自由说乡音、串门唠嗑的老屋;对我们每个读者来说,也许读完这本书,心里也会浮现出一处‘地方’——那里有我们成长的气味,有我们最初的依靠。”
郭晓东与毕飞宇的合作,始于后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推拿》,郭晓东、秦昊、梅婷、黄轩等主演。作品的目光不是俯视的同情,而是平等地观照。镜头中的“非人性”爆发十分惨烈,但最终沉淀的则是人道关怀。
谁的人生不是连滚带爬
郭晓东现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兼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演员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从大山里走进大城市的他,体尝过普通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生活的积累。所以他塑造的民族英雄、党的好干部乃至温情居家好男人、体贴爱妻的完美老公等形象深入人心,赢得了“好儿子,好先生,好父亲,好演员”的“新四好艺人”口碑。
郭晓东与读者交流
诚然,如果不是《那个地方》娓娓道来,又有多少观众会知道郭晓东的身世,了解他也曾是北漂“打工族”,过早地面对父亲的英年早逝,回乡办婚礼让天上的父亲看见……
《那个地方》以山东农村生活、城市务工经历及演艺生涯为素材,通过掏下水道、养虾、闯北京等艰辛经历,也记录了对父母、家乡的深情。郭晓东坦言,“那个地方”既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沂蒙山,也是迷茫时的精神避风港。
郭晓冬说:“最初记录,只是给自己找一个寄托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每一个字,都包含着我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对自己的过往有一个清淤重塑的梳理。”
郭晓东的银幕形象
写出真实可信的自己
《那个地方》中,贯穿始终的是一个少年从山村走向城市的人生,既有大量励志的过往,也有作者坦然面对自卑和遗憾时的深度剖析,以期写出真实可信的自己。
出道以来,郭晓东塑造了许许多多的正面人物形象,在公众眼中,他既是执着逆袭的演员,也是以行动诠释责任的丈夫,其“充满泥土气息的真诚”成为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明星自传”,其独特标签显而易见。
电视剧《小巷人家》剧照
他清晰地记得,1993年的一天,他辞去了当时在县邮电局的临时工工作,背着一个帆布包,怀着一颗无知无畏的心,怀揣120块钱去闯京城了。到了北京后,郭晓冬举目无亲,去的第一个目的地不是故宫、长城,也不是颐和园、圆明园,而是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电影制片厂。那是他梦想的对岸,也是来北京的动力。
刚到北京那会儿,他每天守在电影学院和北影厂的大门口,希望能有剧组来找他做群众演员,跑跑龙套。那时的龙套工作每天5块钱,管一顿饭,如果当天的工作时间久的话,还能管两顿饭,有的甚至管早中晚三顿饭。对他来讲,这个工作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既有钱挣,又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这样的日子很艰难。以致出现过身上只有一毛钱,付不起公交两毛钱车票钱,幸得有好心人帮他付了一毛钱才解了围的窘境。相比之下,他的人生旅程中最大的不幸是父亲55岁时因心肌梗死去世。当年的小山村,几乎都没有120的概念。仅仅十几分钟,父亲就走掉了。
郭晓东出席微博视界大会
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时,他在江西婺源拍摄电影《暖》,刚开机三天。他走不了,戏继续拍。拍摄的时候,雨一直下着,他的胸口被什么东西堵住似的,心里积起了一个堰塞湖,湖水随时都会决堤,随时都会把五脏六腑冲得无影无踪。
后来,他在父亲去世第三天的黑夜里,才马不停蹄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山里的家。这些刻骨铭心的场景,一直留存在郭晓东的记忆中。
《那个地方》北京首发分享会现场
2002年,他在拍摄电视电影《北国风》时,认识了湖北籍女演员程莉莎,两人看对了眼。有了新鲜的爱情滋润,他们的事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5年之后,两人走入婚姻殿堂。婚礼没有选择在都市的星级酒店、一望无际的大海边、温馨浪漫的花园,而是在老家的村屋前举办,他们完成了一场心心相印的婚礼!
对郭晓东来说,父母是他心中的阳光,妻子是他心中的彩云,观众是他心中的星辰,他用《那个地方》签下爱的宣言:多演好戏、做个好人。(文/梁平 图/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