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银杏与红楼的约会 2025艺术金陵游园会人潮涌动
新浪江苏
关注
活动主会场
11月16日下午,主题为“赴一场银杏与红楼的约会——2025艺术金陵‘寻梦红楼’游园会”活动,等来了数百位“红学迷”的寻梦之旅,“《红楼梦》读书会、赠书会、文创市集、人物快闪、民乐齐奏、游园留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缤纷亮相。
一向静谧安然、没有喧嚣与纷扰的南京艺术金陵文化创意产业园(以下简称“艺术金陵”)因为与《红楼梦》的邂逅,竟会秒变“大观园”。不经意回眸,恍然可见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身影,正从博爱楼前缓缓走过。金黄的银杏叶随风摇曳,《红楼梦》里那份深邃的悲欢,便悄然漫上心头。
“寻梦红楼”市集
活动由南京市鼓楼区委宣传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艺术金陵主办;鼓楼区华侨路街道、鼓楼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市文化企业商会、南京市青年民营企业家联合会、寻魏·金陵十二菜、言心友书店协办。
鼓楼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陈海涛,鼓楼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媛媛,鼓楼区华侨路街道主任郝雷,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苗怀明,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南京古都学会原会长杨新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名誉副会长邢定康、副会长韩中英,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黄晨,南京艺术金陵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市文化企业商会会长张泳,南京市青企会副秘书长、关工委主任龚宝菲,南京寻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人资总监万金林,言心友书店创始人王帅等领导和嘉宾莅临活动。
艺术金陵董事长张泳致欢迎辞
活动启幕,艺术金陵董事长张泳致欢迎辞。她说:“艺术金陵以《红楼梦》为媒,邀四方宾朋共赴这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我们将把书中的人文经典、美食经典、人物经典等植入园区,让大家在移步换景间邂逅宝黛,共品红楼演出的雅韵、‘可卿山药枣泥糕’的美味;让我们的文化传统在创意的土壤中焕发新姿,感受红楼世界与当代创意的碰撞,在游园中品文化之美,享相聚之乐。”
艺术金陵修炼“人文鼓楼美学涵养”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中国文学史中,有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红楼梦》是旧时所有小说中,文学成就与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艺术金陵里的“林妹妹”
从1791年到如今200多年来,不同的人读《红楼梦》,又或者一个人每次阅读《红楼梦》,所感所悟兴许也不尽相同。这些感悟可能是黛玉的诗,或者贾政的言,抑或凤姐的一次“变脸”,又或者是贾芸、刘姥姥的话里有话。
南京市文化企业商会秘书处徐子涵主持开场仪式,她面对苗怀明等一众红学家,以舒缓的语调引经据典解读《红楼梦》,似有满腹的怅惘,唏嘘感叹。她的情绪瞬间把观众带到了《红楼梦》的意境之中。
陈海涛部长致辞,她说:“鼓楼区作为南京主城核心区,山水灵秀,文脉悠长。鼓楼的一砖一瓦都铭刻着古都的文化印记,一草一木都记录着名士的沧桑既往,一词一章都展现着历史的浓墨气质。”
陈海涛部长致辞
陈部长介绍,鼓楼区和曹雪芹有着莫大的渊源。据考证:《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就在鼓楼,位于南师大、清凉山、乌龙潭一带,是曹家的私家花园。大观园后被另一位文学大家袁枚买下,更名为随园。袁枚在这里写下了《随园诗话》。
今年以来,鼓楼区启动了“人文鼓楼美学涵养”行动,通过结对共建,把优质文艺资源直接送达景区、园区、街区、校区、社区。当前,鼓楼区正在开展“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活动,积极引进优质的文化文艺资源,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展示,打造小而美的新型文艺空间,艺术金陵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项工作必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不断满足群众需要。
“期待鼓楼的园区、街区都越来越有文艺范儿。红楼有梦,梦藏鼓楼千娇,梦寻鼓楼百媚。追梦可及,圆梦有期。”她说。
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黄晨致辞说,在这个初冬,艺术金陵仍绿草如茵,我们与一本大书《红楼梦》相约,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这让我们有了乐趣、乐学、乐游的丰富情绪。
黄晨馆长致辞
文学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不仅是“山水城林人”“五位一体”和谐共生的象征,更多的是它赋予了我们这个城市文学的气质。诞生于南京的《红楼梦》,是我们的骄傲。作为南京人,我们有责任把这本书研究好、传承好。
“南京的曹雪芹,世界的《红楼梦》”
以《红楼梦》文化为核心,融合“读、品、赏、玩、集”等全方位体验,让游客在艺术金陵沉浸式感受经典,解锁红楼韵味。
活动的设计亮点诸多:言心友书店创始人王帅与观众互动,让大家讲述最喜欢的《红楼梦》人物;朗诵协会查庆华、朱小苏诵读名篇《黛玉葬花》《海棠诗社》;精选《红楼梦》章节,五位读者登台共读;红学家苗怀明点评《红楼梦》的经典意义;红楼知识竞答,答对者获赠《红楼梦》经典版本书籍;邀请小朋友仿制《红楼梦》中的经典点心;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向艺术金陵等单位赠书……
方兴小学同学朱友柏给妈妈品尝自己做的点心
活动现场长者作画
这些内容的精彩在于,既要迎合受众理念,又要对这些理念加以引导,真正读懂名著名篇。整场活动中,苗怀明教授几度登台,每次都是掌声四起,好似平静的湖面忽有水花应声溅起。
苗怀明作为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先后出版《风起红楼》《曹雪芹》《红楼梦研究史论集》等专著,主编《寻梦金陵话红楼》《南京大学的红学课》《红楼前梦》等。
苗怀明教授话说《红楼梦》
他开门见山地说:“《红楼梦》跟南京的关系特别密切,我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叫‘南京的曹雪芹,世界的《红楼梦》’。大家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南京人,《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南京,写的是南京的生活,所以说《红楼梦》是南京的文化名片。”
苗教授认为,在艺术金陵做这场活动,在银杏树下‘寻梦红楼’,当别致的老建筑遇到传世名著会产生多么奇妙的化学反应?他充满期待。
查庆华、朱小苏诵读《红楼梦》名篇
面对大批喜爱《红楼梦》的年轻读者,他喜形于色地说,《红楼梦》是一部有关青春的小说,意在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书写自己对青春的感受和眷恋。它给读者展现了青春的迷人风采,也向读者诉说了青春的烦恼和迷茫。通过阅读《红楼梦》,可以重新思考青春、思考人生,让自己的青春更有价值,不留遗憾。
公益赠书现场
公益赠书环节进行时,苗教授又高兴地说:“让每一位市民朋友,尤其是少年都喜欢读《红楼梦》,是我的愿望。今天来了很多小朋友,你们得到这本书就会去读,这就是与名著的亲密接触,是文化积累的开始。”
为平凡的生活带来某种动力
当天,艺术金陵户外“红楼文创市集、民乐奏红楼、歌舞忆红楼”等活动,也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消费、观赏。
一位诗词爱好者徜徉其间,即兴写下七言诗:文创手作藏巧思,非遗传承展匠心,传统糕点溢香甜,玉石珍玩蕴雅致。
“红楼人物”被摄影师定格
张泳董事长介绍,市集的每个摊位都免收费用,吸引大批匠人接踵而至。
漫步市集,集合与《红楼梦》文化相关的非遗品类,如“红楼人物”剪纸、“金陵十二钗”刺绣、古风玉石雕刻(呼应通灵宝玉)、红楼主题金银器等;非遗手工艺品剪纸、刺绣、漆扇以及传统糕点比肩而列。让游客在逛市集的同时,触摸非遗技艺与红楼文化的融合之美。
孩子们学做“可卿山药枣泥糕”
《红楼梦》第十一回,王熙凤安排厨房给秦可卿做的一道点心——“可卿山药枣泥糕”。对多数人来讲,只闻其名,未尝其味。于是,扎营园区的店家寻魏·金陵十二菜,推出这道健脾益胃、补气养血的点心,让游客免费品鉴。
活动中,《红楼梦》人物快闪也堪称一绝。身着古装的“贾宝玉”“林黛玉”频频与游客合影互动,还即兴演绎书中简短对白,增强了现场代入感。
草坪上奏响红楼名曲
孩子们吹奏民族乐器
除此之外,寻章游红楼·集印兑好礼也让游客收获满满。园区6个指定打卡点前人头攒动,但凡宝玉、黛玉、宝钗、王熙凤等人物的专属印章集齐后,还有文创用品、寻魏代金券、言心友书店咖啡券等奖品提供。
“寻梦红楼”游园会徐徐铺开的这幅红楼长卷,浸润着初冬的暖阳,蓄满了心灵的期待。
很多人论道《红楼梦》,说它到底讲了什么?似乎画面总是模糊的。
没座位站着聆听的“红学迷”也踊跃抢答
它不像其他名著有非常清晰的外在大情节主线,比如《西游记》里的西天取经、《三国演义》里的群雄争霸、《水浒传》里的好汉聚义。而对于《红楼梦》,我们常常概括于荣宁二府的兴衰。何为兴?何又为衰?因何而兴,又因何而衰?这些在故事中确有答案,但这个答案在作品中是丰富而多样的,无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热情互动的“红学迷”
主持人徐子涵感慨道:“多少年过去了,《红楼梦》一直有一种魔力,能让沧桑之心在读书之时回到赤子状态。即使你过去看过很多的作品,即使你经历过沧海和巫山,觉得自己再也难以被感动的时候,遇见它时,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触动到自己的心弦,鼻子一酸而落下泪来。”
主持人徐子涵
当天的“寻梦红楼”游园会是成功的,让《红楼梦》经典场景从文本转化为可感知的实体空间,凸显了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的拓展,提升了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活动的亲历者,内心会因为红楼情结而倍感温暖,为平凡的生活带来某种动力。同时,文学经典又会帮助他们回归阅读的原点,找到真正具备穿透力的人生目标。(文/梁平 图/范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