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暨第12届江苏企业家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
新浪江苏
关注11月11日,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暨第12届江苏企业家高层论坛在南京大学商学院举行。现场4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精英、思谋会会员、南京大学EMBA和MBA学员齐聚一堂,围绕“卓越绩效 人文精神”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论坛由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机械出版社、领教工坊主办,心泰(深圳)国际数字文化有限公司、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佰德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思谋会承办。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陈云松,机械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缪立进,领教工坊学术委员会主席、致极学院创办人肖知兴,大全集团副总裁朱亚伟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致极学院执行董事罗念慈、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团委副书记张硕主持开幕式。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行知书院院长赵曙明以“彼得·德鲁克:跨越时空的管理思想”为题发表演讲,回顾了他与德鲁克思想结缘的历程,并系统阐述了德鲁克管理理论的现实意义。他围绕“德鲁克:跨越时空的管理思想”展开主题论述,提出德鲁克早在数十年前就前瞻性地预见了21世纪管理领域面临的挑战——新兴技术、知识工作者崛起与自我管理,并进一步阐释了德鲁克对管理的经典定义,包括从“使命、愿景、价值观”出发的“事业三问”及管理的三大任务,重新解读了领导力的内涵,突出了价值观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他呼吁企业家深入学习德鲁克思想,积极参与研讨交流,并表示,未来的优秀企业应具备全球化视野、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和社会责任担当等特质,为企业家实践德鲁克思想提供了有益指引。
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大卫·斯普罗特围绕“以人为本:管理的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说,德鲁克思想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在于其个人成长经历所塑造的对“人的驱动力”的深刻理解,以及其理论与社会发展现实的高度契合。斯普罗特从社会、组织与个人三个层面剖析了组织的运作逻辑,阐明了“以人为本”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关键。他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实现组织目标、客户需求与员工发展的有机统一,并建议企业构建注重价值创造、员工贡献与社会影响的管理机制,从而更好地将理念转化为实践。
现场还举行了2025第四届“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颁奖仪式。本届奖项共评选出提名奖7项,最终获奖企业10家。这些企业在管理实践、组织创新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均体现出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展现了中国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创新、注重贡献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成果。颁奖环节将整场典礼推向高潮,也为与会者提供了将德鲁克思想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有力参照。
获奖企业管理实践分享环节,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光以“63年初心不变”为主题,分享了企业在关键战略抉择中的思考与实践。他系统回顾了飞鹤乳业经历的6次重大战略选择:在“市场还是牧场”“自筹还是借市”“仿制还是定制”“成本还是品质”“领先还是领导”以及“功能原料自主还是进口”之间,飞鹤始终坚持以长期价值为导向,坚守品质初心。基于这些战略抉择,飞鹤逐步建立起“从一棵草到一罐奶粉”的全产业链可控模式,并通过数智化赋能推动全链升级,构建全生命周期营养体系,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与卓越绩效机制,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未来,飞鹤将继续坚守“用营养传递爱”的使命,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全龄营养引领者”,并积极构建共生发展模式,为实现“人类更智慧、更健康、更长寿”的愿景贡献企业力量。
上海创智组织管理数字技术研究院院长陈春花在点评中表示,飞鹤乳业的实践深度契合德鲁克管理思想的核心要义。她认为,飞鹤始终围绕“为中国宝宝提供适合体质的好奶粉”这一明确要求,持续洞察客户需求,并基于中国现实提出“用营养传递爱”的新使命,这正是德鲁克所言“创造顾客”的生动体现。在营销与创新两大管理基本功能上,飞鹤通过深度营销与持续创新形成了独特优势;同时不断定义企业使命与战略,激活员工活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整践行了德鲁克关于企业使命、创新驱动、员工激励与社会责任的思想体系,展现出德鲁克思想在中国企业中的蓬勃生命力。
深圳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彦辉分享了企业践行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实践路径。艾比森始终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根本,通过为美国高速公路提供十年质保高亮屏、开发高等级防火阻燃产品等定制化解决方案,深度响应客户需求;建立三级“合伙人”机制,将员工转化为事业伙伴,充分激发团队创造力;以扎实管理和真实数据推进数字化转型,形成显著成本与效率优势。在社会责任层面,艾比森主动推动行业标准提升、践行绿色环保理念、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以规则引领与责任担当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丁彦辉表示,艾比森将持续践行德鲁克思想,与社会各界共赴时代新程。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在点评中赞誉艾比森为行业“小巨人”,认为其成功关键在于紧扣三大管理核心:以创造客户价值为生存基石,以激活个体为内生动力,以社会责任奠定发展格局。谈到企业从“流星”迈向“恒星”的进阶逻辑,他提出,首先要塑造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进而借助平台力量放大价值,达到构建共生生态的境界,通过系统竞争力收获共享与发展红利。
浙江力诺流体控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宇以“德鲁克思想的体用”为主题,分享了其自2010年学习德鲁克思想的心得。他从经营、运营与人才三个维度阐述了“体用”之道:在经营上,德鲁克让他明确“做正确的事”的核心是创造顾客,并由此推动管理思维迭代,以创新与战略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运营上,他强调管理的根本在于创造巅峰绩效,需以贡献思维和整体思维整合资源,实现从“我”到“我们”的协同;在人才层面,他提出“人为体,任务为用”,认为领导力的关键在于通过愿景提升,让平凡人成就非凡事业。
福耀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在点评中予以高度认同,认为陈晓宇的分享为企业在复杂矛盾中寻求平衡提供了深刻启示,并重新引发了关于“以人为本”的深层思考:为何以人为本、以何人为本,以及以人的什么为本,这一经典命题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教授、神经经济学中心主任保罗·扎克以“信任的科学:构建德鲁克式高绩效人文组织的神经生物学密钥”为主题,通过前沿研究重新诠释了德鲁克的人文管理思想。他介绍说,组织应当“把人看作人类,而非人力资本”,真正的繁荣必须建立在员工个体蓬勃发展的基础之上。保罗·扎克提出个体蓬勃发展依赖五大支柱,并重点剖析了社会情感互动和目标感的关键作用。他呼吁企业承担起构建员工社会福祉的责任,通过投资员工的全面福祉,特别是社会情感需求,来实现可持续的高绩效发展。
论坛最后,在题为“如何让‘卓越绩效,人文精神’在企业落地生根”的圆桌讨论中,正和岛副总裁陈为主持讨论,与山东新明辉、润和软件、杰克科技、瑞普生物、新远科技等企业高管展开深度对话。围绕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嘉宾们一致认为应以传统文化构建经营底层逻辑,并通过标准化体系、数字化工具及“成就客户、守正创新”等核心价值观,将客户中心理念融入全流程。在激发团队企业家精神方面,各企业分享了多元实践:通过审批容缺机制提升信任效率,建立从价值交换到战略伙伴的员工发展路径,完善容错复盘机制,并以轮值总裁制、文化牵引与激励保障,推动员工从执行者向担当者转变,构建“人才森林”生态。在对标学习方面,华为、汇川等企业成为重要参照。高管团队注重跨界交流,深入研习标杆企业的供应链与人才培养体系,提出在借鉴中融合创新,最终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行动方案与发展路径。本次圆桌通过理念共识与实践经验的碰撞,为“卓越绩效”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落地的思维框架与实施路径。
本次论坛以“卓越绩效 人文精神”为主题,通过跨领域的深度对话与案例剖析,生动展现了德鲁克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企业的实践活力与指引价值。与会嘉宾以跨越时空的管理智慧与创新精神,围绕德鲁克思想在战略选择、组织激活、客户创造与社会责任等维度的当代实践,为中国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思谋会将继续秉承用心、高效、诚信、透明的理念,以德鲁克思想为灯塔,汇聚更多专家学者与企业领袖,共同深化管理智慧的传承与创新,助力江苏乃至中国企业在全球变革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