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起点上谋好中国电影的南京篇章 南京召开2021全市电影工作座谈会

新浪江苏
关注4月15日,全市电影工作座谈会在中国南京耳东电影产业园召开。会议聚焦贯彻落实全省电影工作会议要求,回顾总结2020年以来的全市电影工作,探讨电影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今后一段时期推动南京电影高质量发展作出研究部署。

聚力谋发展,总结全市电影工作成效
对电影产业而言,2020很短,一个个困难挑战接踵而来,把时间折叠压缩,但是南京电影行业齐心戮力,确保了南京电影产业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有着亮眼表现。南京是在全国排名前列的“票仓”,近年来电影票房收入稳居全国城市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以今年春节档为例,南京票房1.24亿,同比2019年春节增长48.73%,位居全国城市榜前十、江苏第二。目前,全市共有 123家影院、914块银幕,影院数量与银幕数量仍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创作生产也稳步前进,整体上呈现出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幸福蓝海、凤凰传奇影业、江苏星瑞影业、南京禾优影业、道和影业南京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土知名的电影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电影作品数量持续增长。
在过去一年中,南京加强了对电影产业的政策指导,确保电影安全生产,同时发挥南京电影协会和南京影视文化公共服务中心作用、推动电影产业园区专业化集聚、加快乡镇影院建设、持续打造“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品牌等方面着手,打通电影产业链和优化电影产业发展环境,全方位打造电影之城。
以江宁区为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电影产业发展,把推进电影产业发展放在区级层面进行谋划布局。在全国范围率先发起成立国家蓝星球科幻电影产业联盟,促进科幻电影产业纵深发展。完善政策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在严格落实《江宁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关联性政策的同时,发布《2021年江宁区推进科幻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起草《加强影视文化产业扶持的若干意见》。2020年,在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撬动各级专项资金和贷款资金超一亿元,加速全区电影市场主体的回暖和加速发展。可以说,2020年南京电影产业要素、资源逐渐集聚、创新融合。
创新谋未来,扩大南京电影影响力
南京电影正处在黄金发展期,电影之城建设征程已经开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非常重视此次召开的全市电影工作座谈会,提出我市电影行业、电影产业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理念,在作品生产、服务市民、影院发展、市场繁荣等方面深化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喜庆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会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电影局要求,精心谋划电影工作,继续确保电影安全生产、抓好电影惠民实事、充分发挥电影宣教功能,服务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主线。
南京正在推进电影产业集聚发展。南京电影协会将重点抓创作、抓统筹、抓创新,有效激发南京电影发展动能动力。为有序推动工作,南京电影协会增设了影视版权、直播短视频以及艺人培训专委会。南京影视文化公共服务中心截止目前已累计服务剧组33家,为剧组提供政策咨询、协调拍摄等服务;累计引进项目企业7家、协调拍摄服务191次;还将进一步集聚和推广南京都市圈影视资源,计划在今年8月前完成《南京影视文化公共服务指南》出版发行工作,真正成为一站式、专业化、跟踪制的服务平台。南京影视园区集聚化发展也将初现规模,耳东电影产业园、南京金牛湖影视主题乐园、溧水石湫国家影视基地、9424电影工园、1934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影视园区将在生产制作、宣传发行等上下游环节形成专业化分工,推动数字影视发展,加快构建集版权交易、制片拍摄、广告营收、项目孵化、人才引进、投融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
砥砺谱新篇,打造电影之城
来自电影行业主管部门、电影企业、电影产业专家等还紧紧围绕献礼建党百年活动和加快推动南京电影行业发展进行了研讨交流。据悉,南京今年将重点推动落地两个项目。一是推进国家电影资料馆与江宁的合作项目,打造面向广大电影爱好者和青少年的国内一流科幻电影综合服务平台。二是举办第三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按照“科幻十条”精神要求,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品牌打造为中国科幻电影第一品牌。以打造蓝星球“科幻谷”为抓手,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影视、科技产业规划与布局,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优势资源、产业项目在南京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