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动态资讯

在校学生勿出借买卖银行卡否则后患无穷

新浪江苏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全国各类刑事案件均大幅减少,只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上升,上半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诈骗立案数和造成群众损失金额同比均有上升。上半年,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1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2万名,止付冻结涉案资金上千亿元。警方调查显示,这些案件中涉及的银行卡,大多来自中国在校大学生、城市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他们前往银行开办银行卡卖给他人有些是自己卖,也有人专门组织办卡,收购,再进行转卖。

电信网络诈骗份子往往找社会阅历不足的在校大中学生利用以免费或优惠购买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群发银行卡透支、消费短信,免费或大幅优惠网购化妆品、爱心传递、微信点赞、各种中奖、各种退款退补、各种兑换积分、冒充公检法电话、包裹藏毒、有害快递签收、提供考题、帮助招聘好工作等伎俩实施诈骗。

那么作为在校大中学生的青少年如何才能防范上述被诈骗风险呢?一是要提升自身金融安全意识,勿贪小便宜,勿轻信陌生人、陌生来电、陌生链接、陌生网站等。二是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网盾等。三是勿轻信下载陌生、点击陌生链接、陌生网站、APP等确保个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系统安全。四是保护好一切与个人有关的资料如个人自然状况、家庭状况、社会背景、财产状况、上网活动等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将会带来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邮件源源不断、冒名办卡透支钱款、犯罪案件从天而降、账户欠款不翼而飞、个人名誉无端受损等严重危害。五是切勿出借买卖个人银行卡。六是一旦被骗或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联系自己主办银行挂失、冻结、更换银行卡或密码等。

面对那么多的电信网络诈骗,究竟有没有简单易记的防范策略呢?我们推荐下列口诀:

谨记“十个凡是,六个一律”。

(一)十个凡是,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

凡是叫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凡是叫你宾馆开房接受检查的;

凡是叫你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

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二)六个一律。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电话;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所有170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