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动态资讯

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护航老年人幸福晚年

新浪江苏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随着手机银行、非现金支付等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新鲜事物了解不多、重视亲情等特点诱骗煽动老年人,不少老年人因一时失察而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一、莫贪便宜,抵御高收益诱惑

老年人选择将自己养老金用于投资理财时,大多是被集资人许诺的高额利息、入股分红等话术吸引,但往往意识不到高收益的背后常常是与高风险挂钩。如果有人说,他们的理财项目收益高、风险低,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贪图高额回报,理财存款要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

二、防止个人和家庭信息外泄

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上当将“急用款”汇入犯罪份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三、妥善保管银行密码、验证码

目前各类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显现高智商、高隐蔽性等特点,很多情况下容易被忽视或存在漏洞与风险。老年人由于精力不足,可能会将投资理财交给他人打理,但不管对方是专业机构还是其他个人,建议老人务必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对一切在电话、短信、微信中甚至面对面索要个人信息、短信验证码、银行账户密码的行为都不要轻信,切实保护自身资产安全。

四、“天上掉馅饼”,中奖信息切勿信

有人电话或短信称“中奖了”,成为了幸运观众、或者老人在外捡到中奖彩票,往往骗子会要求先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实际上就是骗钱!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和子女商量或打110向警方咨询。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