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化的口罩送给最可爱的人

新浪江苏
关注
这个春节,我们没有以往热闹的走亲访友;这个春节,我们退掉了提前买好的出国旅游机票;这个春节,武汉封城,看着每天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增多,药房、网上的“口罩无货”,曾陷入一阵慌乱,在当前疫情严峻的情况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新型肺炎疫情防控狙击战。
秦淮区的一线医护人员在此次抗疫工作中加班加点,为社区一线民众提供了最坚固的防护。大年初一开始,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纷纷放弃休假,陆续返回了工作岗位。中心组织了六个小组,由党员担任组长,入驻中华门街道六个社区居委会开展流调工作,至今已流调600多人次。大年初二中心接到指挥部命令,组织医务人员入住维也纳酒店开展医学隔离观察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256人入住该隔离点,215人已经安全解除了隔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还为社区有困难居民提供送医送药上门服务,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和表扬。

3月12日,由南京市秦淮区区委宣传部牵头,在秦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素玉;民政局葛德华副局长;区卫建委陈玲副主任;中华门街道岳靓主任、高仙宏副主任等领导共同见证下,l865文化创意园、承创织绣、南京市秦淮故事灯彩文化交流中心、南京白局社联合推动云锦口罩捐赠仪式,在秦淮区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秦淮区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素玉带着最有情怀的非遗人一起为最可爱的人表达谢意。

承创空间的主理人吴颖得知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主动提出捐赠云锦口罩,在还未接到复工通知时,团队就在家办公、设计云锦口罩的款式,一遍一遍讨论,希望从舒适度、安全度、耐用性等多方位为消费者提供可以安全舒适实用的口罩。从云锦原料、棉布、滤芯、可塑性鼻梁夹到耳挂绳的选购,层层筛选,按照国家非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把关。

据了解,吴颖是来自南京的一位80后云锦创新传承者,创新非遗的工作室就在1865园区,园区也非常支持他们的想法,给予了很多鼓励。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斗中,很多传承人因为疫情收到了很大的重创和影响,吴颖希望能通过自己绵薄之力鼓励传承人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能保有自己的初心,不因疫情而沮丧,而是能做到随机应变,根据市场快速反应,开拓新的方式例如线上课程、新的产品例如疫情套装等等。对于一个传承人也应当用自己的智慧与手艺为这个城市增加更多的温度,因此第一批研发的口罩就决定捐赠给一线人员,希望替我们看守城市的人员能够带着南京的文化特色的口罩守护我们的城市、增加我们的信念。

本次“承创空间”捐赠的一批云锦口罩,使用全真丝材料织造而成,内里做了一个夹层结构可以方便在去医院的情况下放专业级别的滤芯,出厂时均用消毒柜24小时灭菌并真空包装,口罩可反复使用,既环保又实用。此次捐赠活动在中华门社区医院举行。捐赠仪式上,秦淮区花灯项目国家级传承人顾业亮也带着他的花灯来到现场作为捐赠,他说到尽管今年元宵节没有点亮它的花灯但是他利用网络平台线上开设了制作花灯的课程点亮了每一个被困在家里的小朋友;白局项目市级传承人夏天则自创了白局歌曲《抗疫情》以表达非遗人对抗疫的默默关注与支持。一线的中华门社区医院为了表示答谢也给非遗人赠予了抗新冠的特制中草药香囊作为感谢。

最后秦淮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素玉向一线医务人员、非遗传承人表达了感谢。她说:云锦传承人用情怀制作了最文化的口罩,献给秦淮抗疫一线最可爱的人。这既是爱心的传递,也是文化的传承。

下周最文化的口罩还将赠予秦淮的交通一线交警们,点亮秦淮的街头。
希望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斗争中,每一个南京企业、每一个南京人都能充满能量,我们都能发挥自己一点点的光点亮南京、点亮中国;南京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