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照明构建老城厢夜活力

新浪常州
关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大背景的驱动下,众多城市都在为庆祝党的生日而提升城市的形象,其中常州城市照明也在为本地老城厢建设的夜景照明版块增光添彩。
从老城厢发展建设的经验和常州城市在全国的定位分析,从城市发展的维度出发,老城厢照明建设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老城厢发展的影响力,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引发老百姓的认同感,形成属于常州的城市新名片。老城厢的照明规划设计从“城市”、“市民”、“经济”的需求上进行分析,“城市”需要美誉度和知名度,“市民”需要幸福感与归属感,“经济”需要发展观和可持续。基于分析设计得出结论:老城厢照明侧重于“城市”名片与特色的体现、“市民”活力与感知的认同、“经济”运营与建设的相辅相成。
一、“城市”名片与特色的体现分为三个方面:区域界定、城市轴线、高识别度。
1、区域界定:为了构建老城厢的边界场景,打造出入主城的第一印象,照明设计划定了一定的设计边界区域。
2、城市轴线:为了打造常州老城厢内部夜景新名片,形成独属于常州的人文特色,照明工程在结合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的契机下提升了整条延陵路城中段的效果,旨在为老城厢打造一条金色的核心迎宾轴。
3、高识别度:为了达到核心地标统领老城厢、进一步提升区域特色与影响力、让中心城区具有高识别度的目的,照明设计以天宁宝塔为核心,用照明艺术表现来扩散影响范围,增设“塔、寺、市、园”范围内各类联动光影秀,增强片区联动关系,打造常州文化特色表演。
二、“市民”活力与感知分为三个方面:时光印记、民享乐活、感知定位。
1、时光印记:照明设计运用灯光来还原历史空间内的活力,主要以常州各式的园林和小街小巷作为载体。
2、民享乐活:常州老城厢的照明也立足于市民游客的视角,以人的需求作为设计出发点,在夜间给老百姓提供多个网红打卡点,让老百姓晚上有地方可以逗留,每个主体场景也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每一类型的人群在老城厢均能找到合适的空间去打卡欣赏。
3、感知定位:常州老城厢的照明设计依靠老城厢内部主次干道串联起各个片区的活力空间,根据上位的城市规划及老城厢范围的人群热力分析,梳理出了老城厢内部主要的交通脉络系统,分为“四横五纵”的网络交通架构。
三、“经济”运营与建设分为三个方面:运营收益、建设模式、整体架构。
1、运营收益:夜间网红热点能带动周边业态的形成,照明的间接收益包括夜间商业经营性收入、商铺的出租率、酒店的入住率、客流同比的提升,这些都是照明工程的间接收益和投资回报。照明也能带来直接收益,灯光结合业态来丰富消费者的体验,人们愿意来本地聚集,愿意在本地掏钱购买商品、服务,都基于有一个口碑良好的环境体验,而照明提升就是服务于此。此外,夜间的各类的广告收益也属于照明的直接收益。
2、建设模式:老城厢的照明改造工程将一直伴随公益性的改造投资,主要是与天宁区、钟楼区的改造计划相结合,照明规划会在理性分析后再做充分的判断,在充分解读老城厢建设方方面面的意义之后,结合实际的运营投资,并且积极动员市场行为的自我投资,加强市场投资动员力度,才能让常州老城厢在夜间呈现出街道照明的连续性和市中心照明的完整性。
3、整体架构:老城厢照明为“一环、一轴、三区、四路、六线”的整体建设框架。
总而言之,常州老城厢的照明建设作为老城厢复兴三年行动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老城厢复兴的实际需求,照明建设将会得到切实可行、落实有力、反馈有声地稳步推进,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常州夜活力。(王玖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