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60多种民生档案“一网通查、即时出证”

新浪常州
关注近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用制度和技术的办法,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常州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科技赋能政务“瘦身”,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6月8日上午
常州民生档案“一网通查、即时出证”
远程利用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新北区三井街道居民高鹏是第一批受益的办事群众,他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过程中,发现结婚证丢失,相较于补领结婚证,查询婚姻登记档案较为快捷。在三井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民生档案平台,高鹏半个小时就拿到了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

近年来,常州民生档案利用率逐年上升,但人才托管档案、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档案、户籍档案等60多种民生档案分别保存在多个涉民单位,群众“不知道上哪个部门查档”、“查档跑多次”等问题较为突出。
常州档案馆、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手段,依托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了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平台。
新北区档案馆馆长、新北区文件档案中心主任孙永华:我们把触角前沿放在各个基层服务点,老百姓提出查档诉求以后,我们后台就要处理,快速查档、一查到位,半个小时之内必须要出证。

目前,常州在市、区两级档案馆及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进行试点运行,力争在年底前建成覆盖市、区、镇(街道)三级的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体系,同时将拓宽服务渠道,依托政务服务自主一体机,逐步推动民生档案“自助查”,力争实现就近查、跑一次的目标。
今年以来,聚焦“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常州加强数据归集、技术支撑,实现线上办事关联应用,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市域通办”,试点一批“免证办”“自动办”服务场景。同时大力推动“就近能办”,推进“无差别”受理,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