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旅游

沾了些许鱼腥的年味,就是太湖的味道

摘要: 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虽然春节已过,空气中的年味不再浓醇,对苏小游来说,过年是寒冬里的一把热火,是初春的一束朝阳,是亲人围聚一团的喜悦,更是目不暇接的年味美食。今天,苏小游就带大家品品苏州太湖边的年味。

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虽然春节已过,空气中的年味不再浓醇,对苏小游来说,过年是寒冬里的一把热火,是初春的一束朝阳,是亲人围聚一团的喜悦,更是目不暇接的年味美食。今天,苏小游就带大家品品苏州太湖边的年味。

说起年味每个人记忆里想到的肯定是吃食。从某种意义来说年的味道就是食物的味道,人人道苏州有两个“糯”,一个是吴侬软语,糯笃笃,另一个就是苏州糕团,香糯可口。你知道吗?在太湖东山就连饺子都是甜的,还做成了糕点的滋味!

其实这是一种色白如雪、形似饺子、软糯甜香的点心,乡民称之为“雪饺”。它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点心,也是办喜事时必备的糕点,有着甜蜜吉祥的寓意。

提到过年,就不得不提到炒米,过去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炒米,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用的是糯米,条件差的人家用粳米。

洗干净的米经过冷冻炒出来松脆可口。女人掌勺,男人则负责控制火候,小孩子们就围在灶台边等待着炒米出锅。饭桌上一碗热乎的鸡汤就着炒米再好吃不过了,正月招待客人的时候,炒米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苏州人喜甜。炒米制成的米糖,也是太湖人春节里不可或缺的糕点,虽说长大之后已经不再喜欢这种满口甜腻的食物,但儿时只有过年和七夕才能吃到的美味点心,便是那香甜可口留在记忆最深处的米糖。

白玉方糕,相传是戏曲《珍珠塔》中的主人公,在衣锦还乡后,为了祭祀祖先而制作出来的点心。咬下去松,软,糯,香!满满当当的馅料冲破薄如蝉翼的皮,松软可口,一口一个!这一块来自太湖边的方糕,因为太好吃,竟然把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都吸引了过来。

雪里蕻(hóng),也是苏小游的最爱!还记得年幼时,冬日暖阳中老太太在家门口吊着的新鲜雪里蕻,还有不少大妈大婶们坐在家门口洗菜、切菜,洗罐子,相互再唠唠家常,还有那时不时传来的阵阵叫卖声在街头巷尾中不断回荡。腌制后的雪里蕻加上肉或者毛豆子随意一炒,便是道开胃美食,过年的饭桌上也总少不了它。

以前大家做腊味是为了保存肉,而现在吃腊味吃的就是年味,腊肉的味道独特不是鲜肉能替代的。腊肉都是太湖人的拿手活,只有吃过的人才懂那种唇齿留香的味道!

太湖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自然少不了鲜嫩的肥鱼,除了香肠腊肉,咸鱼也是太湖人必不可少的腊货,有的人家里甚至会晒那种厚厚的鱼块,味道也是杠杠的。

腌制过的鱼除了食盐和料酒,没有其他调味料和添加剂,活鱼的鲜味和鱼干的香味得到充分的释放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欲罢不能。因为最后是用手掰开的,所以这样的鱼干被称为“掰掰鱼”。

除夕夜,家家户户蒸上一条鱼干,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一边掰着鱼干,一边掰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美味洋溢在舌尖之上,幸福流淌在唏嗦之间。

毕竟“年年有鱼”这句话不是白讲的,除了咸鱼,苏州人的年夜饭还少不了熏鱼这道菜。鱼肉切片,与腌料拌匀,加香油,之后下油锅翻炸一圈儿,浇汁,金黄酥脆,一口下去香酥可口,还有淡淡的鲜甜,香气能馋来一溜儿外头的猫咪。

银鱼,也是太湖人常吃的美食,最常见的是银鱼炒蛋,但也可以是做饺子馅和馄饨馅,味道可鲜啦!

白嫩嫩粉嘟嘟的几个躺在晶莹透亮的汤水中,上面还漂着一撮翠绿的葱花儿和绵软的紫菜。一口咬下慢慢咀嚼,皮子的柔滑、肉的香嫩和银鱼特有的鲜美交相融合,充斥着整个口腔,顿感心中无比满足。 

作为太湖人家,怎可少了虾干?它是最好的增鲜品,做菜做汤的时候放一把,味美极了!哪怕看个电视,虾干也能成为一味零嘴。还有一些达人喜欢用料理机把虾干打细了当最天然的味精用。

在苏州,有三大“羊肉巨头”:东山湖羊肉、藏书羊肉、和太仓双凤羊肉。我们最熟悉的是藏书羊肉,但是吴中区东山镇的湖羊甚至比藏书镇的羊更“大咖”,关键是味道非常赞!

“白切羊肉吃一冬,赛过人参吃一冬"。传统的干荷叶包装既有荷叶的清香又可以不让油脂渗出,给太湖人一个暖心暖胃的大年!

“民以食为天”,对于太湖人来说,寄托在美食上的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多的反而是味道带来的记忆,而美食本身,也带着最朴实最强大的治愈效果。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要一份熟悉的美食,就能为你带来一股温馨的暖流。

本文为江苏微旅游原创内容,图片来自:@望秋叹、@金陵蚊子包、@斗山星辰、@小盖盖v、@54小太阳O-o、@大大大冬枣、@Rev3r、@-IVANsuan-、@春风慢、@夏夏大迷糊Summer、@苏州东山农民小嫂子、@古城and通话。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转载请联络江苏微旅游授权,并在文章头部完整标注以下信息,否则视为抄袭。若微信内容发现错误,请第一时间私信“江苏微旅游”或联系小编电话:025-84600921-8155,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来源:江苏微旅游(微信号:jiangsutour)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