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潇湘》响彻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暨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
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无锡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展演暨二泉映月·无锡民族音乐汇舞台上,湖南民族乐团带来的大型民族管弦音乐会《长歌潇湘》震撼亮相,以独特的湖湘风情奏响了一曲民族音乐的壮丽赞歌。
潇湘新韵 奏响湖湘风华
《长歌潇湘》由湖南省演艺集团出品,湖南省歌舞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霞担任艺术总监,总经理唐曼利担任总监制,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著名指挥家王甫建担任音乐总监、指挥并领衔作曲,携手李尚谦、施兰、黄文、刘一璋等中国作曲新生代力量,共同打造这场极具特色的音乐盛宴。
展演以《湘江北去》为开篇,激昂的旋律仿佛引领着观众的思绪沿着湘江奔腾而下,感受着湖湘大地的壮阔与豪迈。二胡博士王楚婷独奏的《芙蓉花韵》,用二胡悠扬的音色展现出芙蓉花的娇艳与高洁,如同一位湘女在江畔翩翩起舞,将湖湘文化的浪漫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大梦寥廓》的旋律响起,旅德钢琴博士赵俊与乐团的精彩配合,为这首传统曲目赋予了新的活力,以宏大的音乐叙事,展现出湖湘儿女胸怀天下的壮志豪情,其磅礴的气势如同一股洪流,震撼着观众的心灵。《灵秀》一曲,通过灵动的演奏,将湖湘大地的钟灵毓秀展现得栩栩如生,如同一首优美的诗篇,赞美着这片神奇的土地。最后,展演在气势恢宏的《长歌潇湘》中达到高潮,全体演奏家共同奏响的乐章,犹如湘江的波涛汹涌澎湃,将湖湘儿女的热血与激情展现得酣畅淋漓。

精品细评 指引发展方向
在“一团一评”专家座谈会上,业内专家们齐聚一堂,对湖南民族乐团的《长歌潇湘》展演进行了深入研讨,在肯定其艺术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重庆歌剧院原院长、二胡演奏家刘光宇认为,湖南民族乐团所在的湖南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音乐创作中应更好地体现这一优势。他指出,音乐在表达情绪方面虽然有一定表现,但在触及深层次的喜怒哀乐情感上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可以增加一些表现苦难、沉思等对比强烈的篇章,使作品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赵东升对展演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认为展演的乐章布局合理,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理念,形式丰富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尤其是在乐器使用上,如钢琴与民族乐器的结合等大胆尝试,为展演增添了独特魅力。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对展演的创新性表示赞赏,特别是对自制竹筒鼓、古筝与钢琴等乐器形成的混合音色印象深刻,认为这种创新为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作曲家在创作时可以更加细致地考虑管乐声部的运用,避免在某些段落管乐音量过强盖过弦乐和弹拨乐,从而使各声部之间的配合更加协调平衡。

挖掘内涵 谱写湖湘新篇
面对专家们的专业点评,湖南民族乐团积极回应,表示将认真汲取专家的建议,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乐团团长曹鹏对专家们的到来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认为此次“一团一评”活动为乐团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他表示,乐团将以此次展演为契机,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在未来的创作和演出中,将更加注重音乐与情感的深度融合,丰富作品的情感表达。
指挥家王甫建也表示,将在今后的排练中更加注重细节打磨,根据专家建议调整乐团摆位,探索更加适合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方式,提高音响效果。在作品创作方面,鼓励作曲家们进一步挖掘湖湘文化内涵,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加强团队协作,使作品在风格上更加统一,艺术上更加精湛。
湖南民族乐团在此次展演中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示了湖湘音乐的独特魅力,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贡献了湖湘力量。湖南民族乐团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打磨作品,提升艺术品质,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音乐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