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非遗·走进江西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为全面展示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效果,凸显无锡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进一步提升无锡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2024年10月17日, “无锡非遗走进江西展演活动 ”在瓷都景德镇正式启动。
本次展演由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在江西景德镇美术馆举行。活动通过现场无锡非遗展演、展示,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无锡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中,众多无锡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共展示了包含:无锡惠山泥人 、精微绣 、 留青竹刻 、竹篾/草编工艺 、 内画 、剪纸 、宜兴紫 砂陶制作技艺 、珠绣在内的8个无锡非遗项目。
无锡惠山泥人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它始于“ 明 ”而盛于“清 ”, 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市民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琳琅满目的泥人,还能近距离观察匠人们制作泥人的过程,看泥人在大师手中逐渐焕发生机。

看完惠山泥人制作,再来目睹“指尖上的芭蕾 ”——无锡精微绣。“寸人豆马,蝇足小字 ”,针线之间,汇于一方小帕,每一个绣品精 美典雅的背后,都是匠人们精湛绣艺与无数心血。精微绣与一般双面 绣相比, 技术要求更高,绣制难度更大,在用针、用色、用线上更加 讲究,精微绣问世后,得到国内外艺术界、收藏界人士的赞赏,无锡 精微绣被誉为中国刺绣艺苑的一株奇葩 。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紫砂壶因茶而生, 因文而兴, 因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使得宜兴紫砂陶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不断发展, 熠熠生辉, 经久不衰。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数百年来,凭借着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蜚声国际、名扬四海,成为无锡灿若星河的非遗版图中的一张靓丽名片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名录。

非遗项目传承千年, 闪耀至今。现场通过展示、展览、展演,让无锡非遗项目有序完整的展现在景德镇市民及游客面前,活动精彩纷呈, 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和参与体验。


据此次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非遗展示活动,通过现场展演、互动体验等方式,连接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这不仅让景德镇市民 及游客近距离了解无锡非遗,也让无锡非遗焕发更长久的生命力,提 升了无锡的城市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