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江南女性的个性何以独立坚强 鲁奖作家叶弥借《不老》释疑解惑

新浪江苏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部分读者与嘉宾留影部分读者与嘉宾留影

7月13日,“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第二十七回活动再一次成功举行。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江苏本土作家叶弥携新长篇小说《不老》与读者见面,就《不老》中的“江南元素”为主题,与读者们进行互动交流。《不老》中的女主角孔燕妮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备受读者喜爱。活动中,学术主持黄梵与叶弥围绕苏州女性等话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活动由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西善桥街道办事处、西善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西善桥街道影视文旅中心、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初见知旅共同体承办。

叶弥是苏州人,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屡获国家级和省级文学奖。出版有系列长篇小说《风流图卷》《美哉少年》《不老》、中短篇小说集《成长如蜕》《香炉山》《天鹅绒》等,其中《天鹅绒》被姜文导演改编成了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作品《香炉山》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不老》获第八届紫金山文学奖。部分作品译至英、美、法、日、俄、德、韩等国。

叶弥与读者真诚交流叶弥与读者真诚交流

江南女性个性独立坚强,跟江南经济富裕有关

作为《风流图卷》的姐妹篇,叶弥的长篇新作《不老》延续着其一贯的写作思路和审美风格,这两部长篇小说在时间、人物和内容上前后紧密相连。《不老》分为上、下两卷,以孔燕妮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时代风云变幻中江南城市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人性美丑和命运纠葛,是以苏州无锡这一带的风土人情为小说背景的。

在叶弥的笔下,女性的命运与中国历史的命运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她将孔燕妮置于爱情、亲情、社会等多重关系网中,在吴郭人看来,无论是孔燕妮,还是孔燕妮的爱情,都是异类。孔燕妮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的“风流韵事”在吴郭人中传播得沸沸扬扬,但孔燕妮却毫不在乎,表现出极强的耐心与韧性,即使面对不公和屈辱,她依然表现得洒脱和直接。

主持人黄梵表示:“孔燕妮多情,独立,自我认同度高,有非常明确的爱情理念,很尊重自己,也不惧怕别人的世俗看法。”以及书中很多宴席美食的描写,细致又专业,而且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叶弥表示小说中的孔燕妮放到现在就是大女主,“很多人认为江南女性柔美温和,包括江南方言。我是苏州人,其实我对江南女性的理解跟大家普遍的不太一样,其实江南女性比较强悍,这跟江南的经济富裕很有关系。孔燕妮的个性和经历构建是成立的,比较贴合生活。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苏州园林、美食这些我们苏州人津津乐道的元素加入了其中。它们与小说中的人物、与历史环境是相辅相成的,表达了不同的场景塑造并成为小说有机的一体”。

学术主持黄梵学术主持黄梵

创作之路,与小时候的文学启蒙分不开

《不老》中有大量关于思想探讨和哲学分析的对话,加深了人物的内心深度和厚度。让人物更立体的同时,也给予读者以启示,使得小说的时代感很强。

叶弥说这是她所经历的时代特点,在《风流图卷》中,甚至有人物因为思考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希望现在的年轻人看到这本小说时,不仅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人们恋爱和情感方式,还有他们是怎么思考的。我们当时都身临其境地对国家对民族,从自我角度进行过反思和寻找,都充满着进步欲望。”

叶弥的妈妈也曾是文学青年,她从小深受妈妈的影响。四年级就开始看诗歌,还看《红楼梦》《普希金文集》等,虽然看不懂,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情绪和美好的东西一直留在了心里,到现在都有着强烈影响,“我现在能走上写作这条路,跟这些少年的文学启蒙是分不开的。”

南京师范大学一位学生从合肥专程赶回南京参加活动,她说看《不老》是在过程中慢慢地爱上了女主角孔燕妮。 同时她也困惑地表示,自己也会写小说,但是关于如何取材,如何观察自己和观察身边,还有不少迷茫的地方。

对此叶弥建议“用想着怎么取材,怎么构思,能不能达到什么发表水平……这些都不用想,寻找到内心最渴望表达的东西,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来。发表什么的都是文字以外的东西,当你坐下来安安静静地问你的内心,你就知晓什么东西是你最愿意写的,你就会喜欢这样的写作。”

活动现场活动现场

写作虽然要过滤语言,但也应知道语言民间性的一面

在读者互动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特征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对此叶弥又做了进一步阐述。

有读者提问表示,俗语说“宁可和苏州人吵架,不愿和宁波人讲话”,苏州姑娘很嗲,声名远扬,而叶弥写出的《不老》很有辨识度,很好奇是怎么样的动力或者冲动写出《不老》的呢?

叶弥表示,自己从小在苏北长大,也学会了不少民间的土话俚语,现在也还是会说,“我并非说粗话上瘾,而是生活中的语言就应该有那种粗粝质地。像《红楼梦》里面一些贵族子弟,包括王熙凤他们也都有一些很接地气的语言,这才是语言的本质。我们现在写文章时语言太精致了,把一些不太精致的语言过滤了,变得太文雅、太书面化了。你看哪怕是普希金,用词用句那么优雅,也能看出他的语言偶尔也会有一些粗暴的东西在里面。所以如果大家想写小说,想写诗歌,必须知道语言除了温文乐雅之外,还有它的另一面,语言有它民间的粗粝的土性的那一面。”

叶弥也介绍说,苏州女性自古以来就比较勇敢开放,敢于与男性肩并肩追求真理,敢于站在时代的最前面弄潮。所以也出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苏州女性,以追求自己的事业、促进社会的进步为己任,比如中国的物理之母何泽慧就是苏州人,还有物理学家吴健雄、教育家谢长达、蚕丝专家费达生、月季夫人蒋恩钿等等。孔燕妮的妈妈谢小达这个名字,就是向谢长达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读者认为《不老》中的人物似乎都有展开续写的可能,对此叶弥回应表示,确实有过计划,但也总有变化。今年她上半年都在苏州各地做采访,想写一个长篇,背景还是自己熟悉的江南,写一个年轻男性与土地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她很喜欢的题材。(图文/梁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