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讲科普 | 高血压的那些事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世界高血压日”是2005年由世界高血压联盟提出,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2023年5月17日是第19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那什么是高血压呢?
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党时鹏博士为大家科普高血压那些事。
党时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主任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学博士,苏州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江苏省 “科教强卫”医学青年人才,无锡市“双百”中青年医疗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和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治,尤其是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
1 什么是高血压?
人体的血液是循环流动的,心脏是这个循环系统的泵,它把养分通过血液输送给全身各个器官。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做血压,而这个侧压力过大时就是高血压。
在安静未服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确诊为高血压;此外患者过去诊断为高血压,在服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为高血压。
2 为什么每次测得的血压几乎都不一样?
正常人24小时血压是动态波动的,血压最高点一般在上午9~10时及下午16时至晚上20时,血压最低点在午夜1~3时。血压受运动、激动、紧张、进食、药物、饮酒等多种因素影响,每天不同时段也会有不同的波动。故测血压应在平静状态下测量,有一定波动也是正常的。
3 高血压一定会有症状吗?
不一定。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胸闷、失眠等症状,但高血压患者早期常常无任何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在体检或造成突发事件测量血压时发现,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没有高血压。只有测量血压,才能排除高血压。
4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长期的血压升高,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或有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引起高血压脑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眼底出血、肾功能衰竭等。
5 发现高血压后怎么办?
首先要到医院就诊,排除一些特殊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尤其是年轻患者;并评估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其次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坚持适量体力活动、合理膳食、适当限制钠盐及脂肪摄入、增加蔬菜与水果摄入、节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和保持心理平衡等。最后,在医生指导下降压治疗。临床上有5大类药物降压药物,每个患者适宜的降压药物是不同的,高血压用药的原则是:小剂量、长效、联合和个体化,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方案,而不是自己随意选择。同时,降压治疗要保持缓慢和平稳的原则,在4-12周内达标即可,不是越快达标越好。因为血压降低过快会导致脑缺血发生。
6 没有症状的高血压需要服药吗?
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高血压患者拒绝降压治疗或不能规律服用降压药,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越早期发现高血压,越早期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那么高血压对心脑肾血管等造成的损害就越少,不必有畏惧心理。控制血压可以使得中风下降35%-40%,心肌梗死减少20%-25%,心力衰竭减少50%以上。从理论来讲,不存在血压降不下去的问题。一般血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因是用药不科学,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7 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了是不是就可以停药?
高血压是慢性病,目前国际上尚没有根治高血压的药物,也没有能控制血压的保健品和保健仪器。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规律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血压达标后,切忌自行停药,以免停药造成血压反弹,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时引起脑出血,造成瘫痪甚至死亡。降压药极少耐药,如果是正常用药期间血压升高,应及时去医院,不要擅自加药也不要擅自换药。血压稳定能够让人体有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保护心脑肾血管靶器官的功能。无论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对身体有一定影响,所以血压平稳对人体才是有益的。
8 没有高血压或有高血压服了降压药还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吗?
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血压正常者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并记录血压测量结果,确保日常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高危人群要经常测量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血压为正常高值120至139mmHg /80至89mmHg的公众应当及早注意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因早、晚各测量2到3次, 即使规律服降压药物的患者也要定期测量血压,以便掌握血压有没有达标,有没有偏低,从而才能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最佳降压方案,把危害降到最低。
(无锡市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