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题工笔重彩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作品展在南京举行开幕仪式

新浪江苏
关注
高云会长、李北群校长、尤荣喜局长、王红蕾处长、喻慧会长、张兴来主席共同为展览揭幕
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发展,也为传承和发展中国工笔重彩画,激励当代画家们从新思想中感悟,创作一批能够彰显民族自信,展现中华文脉,体现民族精神的文艺作品,11月10日上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题工笔重彩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结项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金陵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北群致词

项目负责人,南信大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谭鸿遐介绍项目实施及展览筹备情况
开幕仪式上,众多嘉宾对此次的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培养项目的作品展给与了高度的肯定,学员们创作的作品紧扣运河的主题,抓住时代的脉搏,承古扬今,用工笔重彩绘画的媒介呈现出运河沿线城市的不同的面貌与精神。
步入展厅,浓浓的运河气息扑面而来,学员们来自运河沿线的十几个不同的省市,作品均表现出了运河沿线的文化与精神。作品以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主线,以文化展示为舞台、以艺术创作为目的、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圆满完成了既定任务。通过作品可以发现,师生们深入运河沿线,坚持运河特色文化传承与绘画艺术发展并举的创作思路。用历史悠久的工笔重彩表现技法与内涵深厚的运河文化相结合,具有天然的语言恰合性和文化合法性,二者的结合既有中国工笔重彩画自身的内在发展要求,也有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的外在推动。作品主题突出,观众们对着一幅幅色彩鲜活明快的作品发出称叹。

学员代表高正发言

中国画学会创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致辞
展览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结项展,以学员创作的作品为主,采风写生影像为辅,多样化的再现学员们的创作过程与成果。
学术研讨会由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安源主持,围绕如何把大运河沿线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功能多样的文化遗产和当代风貌用工笔重彩的绘画媒介进行展现,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当代工笔重彩表现技法的创新展开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