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巡礼|长江智造院:为工业生产提供“量身定制”服务

新浪常州
关注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工业互联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常州坚持本土培育和外力引进并重,注重引导和支持本地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开展深度合作,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工控安全等重点行业打造在省内乃至国内有竞争力、影响力的本地工业云平台。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省级12家,其中由天正工业联合国佳云为等11家单位共同建设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入选2020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2021世界工业与能源互联网暨国际工业装备博览会将于6月18日在常州开幕,借此契机,我们特别策划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看常州”栏目,通过对常州领军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入走访,探寻其发展轨迹,展示其核心产品,总结其成功经验,以工博会为窗口,向全社会全行业展示常州工业互联网企业的风采,为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输出独特的“常州经验”。
一套“私人定制”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在几分钟内煮出美味麻辣烫;通过手机扫码下单,通过云个性化定制系统,“所见即所得”的名片盒立等可取……走进位于常州钟楼的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展厅,新奇的设备比比皆是,一幕幕曾在电影中出现的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成为了现实。
智能化生产成为现实
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总经理刘新介绍说,通过云个性化定制系统测试平台,用户可以远程、个性化定制名片盒。用户上传相关信息后,平台会将信息传输到终端,机器就能进行定制化生产,生产完成只需要5-10秒钟。刘新说:“未来可能只需要1秒钟,定制化的产品也会更加丰富。”
令人惊喜的是,通过研究院内的数字化模拟仿真平台,用户戴上 VR 眼镜,就能最直观、立体地看到各种技术方案。甚至还有一款接地气的机器人制作麻辣烫定制方案。刘新介绍,这套机器人制作麻辣烫的方案,是由服务对象提出需求,研究院自主研究的方案,目前已经在餐厅中成为现实,“ 配料由人工负责,机器人只负责煮,只需要 3-5 分钟就能完成。”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长江智造院是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电气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简睿捷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和常州瑞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长江智造院承接了国家发改委“制造业智能化”集成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国家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中心”。该体验验证中心项目完成后,将建成我国智能化系统集成应用体验验证基地,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协同的生产组织创新,引领制造行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协同创新,对健全我国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提升我国制造业地位、促进制造企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和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及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设备上云提效增收
记者了解到,针对常州市机械工业加工业聚集,机加企业有设备上云需求的特点,长江智造院建立了常州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工厂的数控设备加装数据采集器,采集出现场设备的数据,通过网络发送到云端,用户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进行生产与设备的效率统计,分析诊断以及设备管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常州某家数控机床企业通过设备上云服务,发现设备闲置情况,改进后,提高了6%-10%的设备利用率,增加有效加工时1小时左右,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了直观地展现智能化车间生产过程,研究、验证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长江智造院设计、建设了熔喷布智能制造生产车间。车间应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无纺布从原料到成品的自动化生产。
从“常州制造”走向“常州智造”,常州正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上双向发力,让智力、算力协同作战。以数字开启未来,2020年5月份,由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常州大学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联合共建的全国高校首家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落户常州大学。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数字孪生技术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和多概念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如仿真飞机从生产到运行的整个过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