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国际机场筑牢境外疫情输入“第一道防线”
当前,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变化,生产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常州国际机场在实施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逐步恢复航班运力,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
自3月1日起,国内21个航点除太原外均恢复执行,3月初将有近70%的国内航班运力得以恢复;国际(地区)航班除保持泰国曼谷正常执行外,自3月15日起将恢复澳门航点,其余航点将视疫情发展情况恢复执行。此外,国航新增每天一班常州往返成都航班,航班号CA4015/6,届时常州-成都航班每天将达四班以上。

机场班车方面,机场至通江路城市候机楼班线增加至每天往返15个班次;恢复机场至江阴客运中心班线,每天往返4个班次。

鉴于境外新冠肺炎疫情呈快速扩散态势,常州机场及时把“外防输入”作为疫情防控的工作重点,狠抓防控措施落实。
扩大范围,完善流程:持续加大疫情防控力度,进一步完善进港航班处置流程,在实施旅客信息登记的基础上,增加对境外疫情重点国家人员以及14天内有境外疫情重点国家经历的人员(包括外籍人员和中方人员)的防控力度。
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联合边检、海关、公安等部门,开展旅客信息筛选排查,对境外疫情重点国家人员以及14天内有境外疫情重点国家经历的人员进行重点检测。
严守关口,硬性管控:认真做好所有来常人员的信息核查工作,对体温异常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持续跟踪后续处置情况,对疫区可疑人员做到第一时间上报,并采取隔离、留观等监控措施,逐一排查、严查严控。

3月4日12点30分,常州机场塔台接到机组报告,由北京飞往常州的MU2762落地航班上有发热旅客,要求地面及时处置。

机场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机场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发热旅客进行体温检测,确认1名旅客体温偏高。根据处置流程,发热旅客由驻场卫健委人员安排转送指定医疗点作进一步检查,发热旅客座位前后三排的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和留观,其余旅客正常下机。
由于天气较冷,飞机上空间狭小,机场地服部工作人员引导30名留观旅客下机至留观室内休息,送上提前消毒好的毛毯,并为旅客准备了点心、饮料和热腾腾的饭菜,同时耐心安抚旅客焦躁紧张情绪,舒缓旅客心理压力。在此期间,为了节省防护服,工作人员连一口水也不曾喝,一直陪伴着旅客。

数小时后,发热旅客排除新冠肺炎疑似的消息传来,所有人员均长舒了一口气。机场工作人员引导所有留观旅客有序离开,待所有人员撤离后,地服部立刻组织对留观室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清洁消毒。
随着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进出港旅客越来越多,防疫形式依然严峻,常州机场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真情服务,全面保障旅客安心、放心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