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常州

常州滨江开发区晒出亮眼成绩单 将建5公里生态廊道

摘要: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项目兴区”战略不动摇,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综合物流贸易三大特色产业。

4月10日,记者从常州市政府召开的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以全市3.5%的土地和人口贡献了全市6.4%的GDP、7.7%的固定资产投资、9%的规上工业销售收入、8.3%的实际到账外资和8.5%的进出口总额,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均位居全市省级开发区前列。今年,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正全力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33个,还将对该市长江岸线的江滩地进行生态保育与恢复、补种植被,最终建成沿江5公里生态廊道。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项目兴区”战略不动摇,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综合物流贸易三大特色产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新材料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共计71家,园区总产值622亿元,占滨开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0%,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滨开区的支柱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滨开区的核心产业,2018年实现装备制造产值240亿元,已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智能电气产业集群两大主要方向。综合物流贸易作为基础产业,滨开区重点发展了以码头、仓储、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主的港口物流板块,目前已有华润仓储、香港建滔、安邦物流、德宝物流等知名物流仓储运营商入驻。

在发展过程中,滨开区坚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引进社科院王巍院士、美国工程院鲍哲南院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快建设安泰创明研究院、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等一批创新载体,积极探索空天信息、氢能利用等新兴先导领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成功入选全省首批苏南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名录。2018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9%,规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金额达11.2亿元,新认定高企44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7家,成功入选省“双创计划”3人、市“龙城英才计划”6人。

据介绍,2019年,滨开区(春江镇)正全力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29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95.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6个,总投资12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52.5亿元;新建项目17个,总投资16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3亿元;预备项目10个。在“长江大保护”方面,正在全力争创国家试点示范,研究编制的《长江经济带(常州沿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发展规划(2018-2035年)》,先后通过常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争取到国开行20亿元的项目融资,为全市长江大保护工作率先做出滨开区贡献。此外,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已经开始着手江滩地生态保育与恢复工程,进行原场地清理填土和补种植被,工程总面积约31万平方米。还将对长江北路(G346-长江)两侧,进行绿化提升改造和关停企业区域生态复绿,并建设澡港河、德胜河、常泰过江通道三条生态绿廊。最终建成以生态保育、湿地涵养为核心景观功能特色的沿江生态景观带。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