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常州

溧阳匠人朱开生:就地取材 一瓦一罐皆成景!

摘要: 55岁的朱开生长得高高瘦瘦,一脸质朴的笑容,像极了三月的暖阳,温煦而亲切。他没有学过设计,但打造了多个美丽乡村典范;他不是艺术家,但让乡村戴上了艺术的面纱。他无意中走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并在这儿找到了用武之地,成就了自己不断努力的事业。

55岁的朱开生长得高高瘦瘦,一脸质朴的笑容,像极了三月的暖阳,温煦而亲切。他没有学过设计,但打造了多个美丽乡村典范;他不是艺术家,但让乡村戴上了艺术的面纱。他无意中走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并在这儿找到了用武之地,成就了自己不断努力的事业。

朱开生是溧阳市竹箦镇南旺村人。早年做过木匠、泥瓦匠,也从事过水产养殖,还在工地上管理过现场施工,丰富的工作经历沉淀了他的阅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而对农村的熟悉,也让他对农村百姓的需求格外地敏感。

2015年,竹箦镇大山口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朱开生受聘参与现场管理。刚开始按照常规做法,用水泥抹了沟渠,把弯道拉直成线,市领导看了后觉得没有凸显出农村的特色,少了乡村的味道,全部做好后,乡村也不像乡村了。于是,朱开生被委以重任,想创意、定设计、管施工……

“我不懂设计,也没做过类似的项目,很担心做不好。”说起自己参与的第一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朱开生仍有些后怕,“但已经接下任务了,说什么也得将它做好。”

他绞尽脑汁,想像美丽乡村应该是什么样子、村民们喜欢的家是什么样子、其他人羡慕的村庄又是什么样子;他费尽心思,与村民们交流找灵感,上网查找美丽乡村的典型案例,去周边看其他村庄改造后的实景。

他边学边做边探索,大山口村改造完成后得到了市镇各级领导及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全国宜居特色乡村奖”。这给了朱开生满满的信心,也让他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念。

截至目前,朱开生已经参与了近10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从2016年参与竹箦镇中王村建设开始,每个项目的构思、设计、施工都由他一肩挑。大家都说他的脑袋比电脑还灵光,什么新奇的想法都有。他组建了一支70多人的施工队,常年转战在全市各个美丽乡村建设现场。

走进大山口村,你可以看到,石头垒的码头、木头做的公厕、篱笆围的菜园……置身村中,仿佛走进了古朴的年画里。朱开生告诉记者,大山口村建设时用到的石头、木材、竹子等所有材料都来自于当地,瓦、罐等装饰物也都是村民们闲置不用的,这给项目建设节省了不少成本,据粗略估计,每个项目平均节省成本在30%左右。而就地取材,运用农村常见常用的普通材料塑造原汁原味又别具一格的乡土表情,也成为朱开生建设美丽乡村的最大特色。

他说,每个村庄改造完成后,村民们闲置的砖瓦、坛罐之类的东西都会被取用一空。一方面,废物利用,清理了村民们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村庄环境有了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将废弃的风扇叶、石磨、破坛旧罐等嵌入围墙造景,营造了浓浓的乡村味道,最大程度凸显了乡村特色。目前,他参与建设的大山口村、箕笪里村、塘马村等都成为我市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每天都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少游客都用镜头记下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

一截竹枝就是一个引水管,一截老木头就是一个花盆,一个石臼就是一个小菜圃……一个个小物件妙趣横生又不失雅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件工艺。”

朱开生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每个村庄做好后,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最美的。所以,每一个项目,他都倾注了全力,不仅用心,更用情去关注每一个点。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项目上,早上5点多就到了工地,晚上回家则上网看其他人的设计、作品,下雨天不能施工就开车去其他村庄转转,学习借鉴好的创意。他深入挖掘每个村的传统文化和乡村民俗,并融入造景,建成后,每个村都自成特色。中王村有一个年代久远的尼姑庵,朱开生就穿插了佛教文化,设计了“洗心石”;塘马村则突出了塘马战役红色文化;今年正在推进的陆笪村项目,朱开生打算融入陆游诗文化元素。

作者 朱跃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