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的老街、舌尖的美味、特色民俗表演……总有一款撩到你!

  如果将古老的大运河比喻成一串项链,那么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邵伯古镇,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珍珠。

  走在邵伯老街上,追寻古色古香的老街韵味,倾听岁月的悠悠回响。周边的许多景点,大码头、甘棠树、镇水铁牛等等,每一处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

  除此之外,这里的美味也让人难以忘怀……

邵伯老街

  从扬州城区沿运河向北仅仅20多公里,就到了邵伯古码头和这座依运河而建的千年古镇—邵伯古镇。

  来古镇一定要先去老街逛逛。邵伯老街建于清康熙年间,古街道路面由近万青条石铺成,绵延三里多。来到老街,不妨走一走,与唐代古石头、古代古井或明代古宅亦或是清代老店铺来一次邂逅。

老街馄饨

  一碗馄饨,两个蒸饺,这或许是许多邵伯人开启一天的方式吧。馄饨的口味千千万,但属于邵伯老街的馄饨却只有那一种。

  坐落在老街上的这家“老街馄饨”,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传承了几代人。鲜香的瘦肉馅儿,劲道的馄饨皮儿,这家店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邵伯人。

  馄饨之所以好吃,在于馅料足而汤头够浓厚,馅料的口味比汤头重,汤里的酱油是店主自己熬的,汤打底,上浇馄饨,那滋味,简直赞不绝口!

  泡完“热水澡”的馄饨被捞上来,放入已经调好的汤里,最后再撒上一些胡椒粉,色香味俱全!如果还不够饱,再来两个刚出笼的蒸饺,活力满满的一天就从一碗老街馄饨开始。

  时过境迁,老街在变化,老街上的美食也在变化,而老街馄饨却始终在那里,带着老街的气息,保留着她原始本真的味道。

老陆香肠

  告别老街馄饨,向前不足百米,便是著名的老陆香肠店了,邵伯老陆香肠以其肉嫩、味鲜、不油腻而远近闻名。

  过了小雪时节,邵伯人家的院子和阳台也跟着丰富多彩起来,晾香肠、晒咸货,随处可见的晾衣杆儿成了当地人重要的“年味符号”。

  他家的手工香肠就是“古法制作”,工序并不复杂。挑好肉是关键,老陆香肠的用肉,都是精选一年以上的土猪,选取肥而不腻、肉质鲜嫩的后腿肉。肉紧、劲道好,佐料也是独家秘方,做出来的香肠口感自然不一样。

  为了保证香肠的最佳口感,老陆大多选择在晴天来灌香肠。据老陆说,阳光对香肠特别重要,因为阳光的辐射能够把香肠内外都晒透了。

邵伯焖鱼

  比起众所周知的邵伯龙虾,邵伯的河鲜、湖鲜的美味有过之而不及,其中以邵伯焖鱼最为有名。来邵伯,一定要尝尝会唱歌的邵伯焖鱼。

  邵伯焖鱼是一道历史名馔,属淮扬菜系,起源于清咸丰元年(1851),兴盛于清末。

  邵伯焖鱼是一道费时费力费油的功夫菜,它用到的主料,就是江都人口中俗称的“虎头呆子”,这种鱼头大,有着锋利的牙齿。外形看似凶猛,通体呈紫褐色,并有不规则的黑斑,因而又叫虎头鲨鱼。

  焖鱼要求三“鲜”:新鲜、时鲜、味鲜。其中的第一鲜,新鲜的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的虎头鲨并不是每天都能捕到。

  尝一口,酥脆香甜,鲜美可口,其他菜都是色香味,邵伯焖鱼则是声色味香俱佳。

邵伯锣鼓小牌子

  最值得一提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伯锣鼓小牌子”,极具当地特色。邵伯锣鼓小牌子源远流长,起源于明,形成于清,是苏中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器乐形式。

  邵伯锣鼓小牌子格调清新,委婉细腻。重则喧腾豪放,节奏铿锵;轻则如丝如缕,若断还连。其特色小击乐吸收了扬州清曲的精髓,细节处理上吸收民间特种行业劳作之声,自然流畅,别具特色。

  邵伯锣鼓小牌子是丝竹乐、锣鼓、打击乐密集交替演奏,多支曲牌联缀而成的套头曲,是扬州里下河牌子曲中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乐器繁多,每件乐器都有独门技艺。

  传统的邵伯锣鼓小牌子,通常演出于庙会和节日街头,所谓“踩街”、“坐台”。队伍讲究对称,排列有序,披红挂彩,成双配对。演奏者施展绝技,与观众激情共鸣,喝彩声连绵不断,增添了人们浓郁的生活情趣。

  如果你来这里,能赶上邵伯锣鼓小牌子的表演,那是再幸运不过了。

  邵伯锣鼓小牌子

  表演地址:扬州市江都区邵伯运河生态公园

  表演时间:节庆期间

渌洋湖湿地公园

  离开古镇,驱车10分钟便可以看到这一片绝美的水杉林。初冬时节,江都邵伯渌洋湖湿地公园的水杉树悄悄染上一层金黄,高大的水杉与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色彩斑斓,美景如画。

  艳阳高照,渌洋湖湿地公园里大片大片的水杉林,披上了一层五彩盛装,或红,或黄,空中俯瞰,美不胜收。

  游客们乘船观光,水杉的五彩斑斓与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风景如画。

  渌洋湖湿地公园

  地址:扬州市江都区东风渔业西侧

  门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