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街道多措并举启动居家康复托养项目

新浪江苏无锡
关注为全面改善残疾人工作生活需求,稳步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日前,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残联以开展残疾人居家康复托养为切入点,启动2022年居家康复托养建档立卡项目,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全力推动全街道残疾人事业向现代化迈进。
一、服务内容多样化


由新吴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供求服务中心提供康复医疗与康复护理服务。本年度计划为20名残疾人制定个性化专业医护康复服务计划方案,由医护人员上门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功能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1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用药管理、心理疏导等专业康复服务,为10名肢体、智力残疾人提供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认知治疗、生活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专业康复服务。计划为60名残疾人由专业护理人员上门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其中,为45名残疾人提供健康管理、饮食护理、洗漱护理、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基础护理服务,为15名残疾人提供肩颈、腰背、下肢以及内科等康复推拿项目。
二、服务对象扩大化

梅村街道致力于使更广泛的残疾人群体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更多的残疾人享受高质量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提升其满意度、归属感和幸福感。本年度居家康复托养项目共涵盖9个社区,占本辖区内社区数比例超50%;计划服务残疾人80名,占本辖区内残疾人总数比例超13%,其中肢体、智力、精神三类残疾人四个等级均有涉及,并延伸至部分听力、视力残疾人,且各年龄段分布均匀,集中在16-69周岁。

三、服务流程合理化
一是简化申请。符合条件的、有康复托养需求的残疾人,只需携带相关证件至其所在村、社区提出申请,本人无法到场提出申请的,亦可由其家属代为申请。
二是建档立卡。采集服务对象基本资料,建立健康档案,确保一人一档。本轮建档立卡,共计71名残疾人参与,其中2名重残人员由工作人员上门进行康复测评,参与测评比例达88.75%,圆满完成区残联50%的测评比例任务要求。
三是制定计划。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并由服务机构上门开展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后上传至智慧平台,科学管理服务进程。
四是实施服务。服务机构按计划上门为残疾人开展相应类别服务,适时开展服务成效评估,及时调整,优化服务内容。

四、服务评估实时化
为实时跟进服务进程,监督服务过程,确保服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各机构服务人员需在智慧平台在线打卡,按要求上传服务信息。我街道残联将按期通过智慧平台后台监管、实地查看、电话跟踪等方式,对机构服务进行抽查,及时跟进机构服务推进情况。同时定期开展残疾人满意度调查并录入平台,对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评价考核。预计到2022年底,该服务项目可在我街道实现全覆盖,逐步提升有需求的残疾人服务率,长期、稳定提供规范有效的居家康复托养服务。

梅村街道以“专业化服务、个性化方案、智慧化管理”为特点建立残疾人居家康复托养服务机制,使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标准更加科学,服务质量更加优质,全街道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