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平均理想婚恋年龄多少岁……这组报告,事关青年发展

政府网站
关注青年最理想的婚恋年龄是多少岁?青年眼中人才的首要标签是什么?青年有什么样的消费观?3月31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上,一系列事关青年发展的调查成果发布。
现场,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综合调查(2024)成果发布。在调查报告中,聚焦青年就业创业、身心健康、婚恋与生育等青年急难愁盼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的平均理想婚龄为27.86岁,较本次调查的平均初婚年龄(25.22岁)延迟2.64岁。青年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67个,高于实际生育意愿子女数(1.36个),其中超六成偏好2个。
青年眼中的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调查显示,“爱国”是青年眼中人才的首要标签。同时,专业技能、沟通能力、价值观培养并重,还注重责任感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青年爱“国潮”。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综合调查(2024)成果显示,青年对国风表示喜爱的占57.3%,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占65.5%。
新浪微博年轻用户发展部总经理乔宇在微博平台的统计数据中同样得出了如此结论。调查问卷显示,年轻用户对中国传统文化喜爱度较高。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上,年轻人与父辈几乎没有代际差异,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在这一代无缝对接。
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上,这一代年轻人又与上一辈有所不同。在数字技术和文化消费的双重驱动下,年轻人将传统文化从线性的历史速度中解放出来,转化为可触达、可参与的具象场域,更通过文旅融合将历史与当下交织于同一场景。比如李子柒、《黑神话:悟空》的爆火,让消逝的时光在空间中复活。
“这一届的年轻人可能是中国千年来,精神世界最具有纵深感的青年族群,因为有了纵深感,拥抱世界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国家未来也由此可期。”乔宇说。
哪些话题是青年人的“心头好”?当前,16—24岁微博月活跃用户规模为1.3亿。调查显示,去年,16—24岁用户关注最多的话题有:巴黎奥运会、高考招生、毕业、英雄联盟S14、胖猫事件等等。乔宇分析,这反映出16—24岁的用户群体仍处于以学生身份为主导的人生阶段,其关注重心与升学毕业等现实议题高度绑定。同时,年轻用户更倾向于年轻态娱乐内容和局部热点、社会热点的关注。

阿里研究院院长袁媛发现,11年来,年轻人把闲鱼逐步改造为自己的“新职场”。不仅仅是在闲鱼上进行二手物品交易,人自身的技能也可以放在平台,让别的年轻人来挑选。老年人回忆录撰写、网红店代排队、体育生带爬山……2024年,945.4万卖家在闲鱼上发布副业。
“年轻人比大众更早攀爬到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塔尖。”袁媛说,青年更快从“生理需求”向“自我实现”需求转变,也在无意中先验了政策导向和产业趋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俊彦介绍,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综合调查,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2024年启动的一项针对我国14—35周岁青年群体开展的全国性、专题性和连续性大型专项社会调查项目。该项目计划每两年开展一次,旨在通过定期、系统地收集中国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数据,客观反映青年发展状况,为党的青年工作科学决策和青年研究提供科研基础数据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