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江苏 资讯

江苏各地用“暖心行动”为高三学子“打call” 有一种叮咛叫“允许紧张”

新华日报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高考临近,省内高中纷纷推出“暖心行动”,既有温情的叮咛,又有无声的守护。营养餐、心愿墙、发糕粽、成人礼……一幅幅为高三学子“花式打call”的图景在江苏各地呈现。

不一样的晨会,一样的祝福

6月3日升旗仪式,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专门举办了一场“为高三加油”的活动。虽然地点仍在操场,但空中却多了几架无人机。当航模队的“飞手”们操纵无人机飞越时,“妙笔生花”“逐梦六月”等悬挂于机身的祝福语便出现了。“理想的风会吹进现实,熬过的夜也会照亮你的前程。”现场,高二学生代表送上诚挚祝福。9点20分,高三的教室热闹起来,“校长团”为即将踏上考场的学生送来考前祝福。“准备了四样东西,一块糕、一个粽,寓意着高考顺利,还有一瓶橙汁和一个橙子,祝福马到成功!”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校长唐云兰笑着递出为学生们准备的红色袋子。

5月31日,九中校长们摆起“爱心摊位”,备上扇面和油漆,向高三学子们派送祝福。同学们在空白扇面上浸染上美丽的色彩,制成漆扇。而校长们则亲手在每把扇子上盖上 “金榜题名”“蟾宫折桂”等包含吉祥寓意的印章。

“备战高考确实不易,但你们的努力一定能照亮前程!”5月30日上午大课间,苏州第十中学高三(10)班的同学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任课老师们为他们手写了祝福明信片,还为他们发了刻有姓名的定制钥匙扣。

声声叮咛,助考生减压前行

6月3日,金陵中学,最后一次英语限时练前,英语组老师告诉高三年级学生,今天听力的主播声音很特别,一定会给你们带来好运。“不信你们做一下最后一个听力题。”学生们刚提起笔,却发现本应出现的听力题,被一段祝福播报和考试策略替代——“我一直说,听听力时就想象自己在听最爱的广播。”“对于阅读部分,我总说这就像友情速配——快速浏览,如果顺眼了,就深入了解,别浪费时间!”听力练习中,陆艳和陈廷光两位老师以轻松缓和的方式,给同学们提供了不少备考策略和建议。当广播里最后一句“听力考试到此结束,现在,你有无限的时间把最喜欢的答案,填涂到人生答题卡上”放完后,现场先是几秒钟的安静,接着掌声四起。伴随掌声的,还有泪水。

这段暖心听力的主创,是金陵中学教师陈廷光。“起初,备课组长和我商量如何给学生送上祝福。我们也讨论过很多方案,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如自己录制一段祝福听力,奉上最真诚的私人定制!” 陈廷光说。

5月30日,宿豫中学心理咨询室内,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徐睿博正通过疏导减压、关爱减压等形式,帮助考生放松身心,释放压力。“你已经付出了汗水,现在的你,比过去的每一天都更强大。”5月30日以来,徐睿博每天都在为学生做心理疏导。“感到紧张是正常现象,要允许自己适度紧张和焦虑,利用好紧张情绪,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走过“成人门”,扛起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走过“成人门”,由此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此担当公民的“权利、义务、责任”……备战高考期间,省内各地高中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成人仪式”,为考生加油鼓劲,也舒缓考前紧张氛围。

南京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8岁成人仪式暨赢战高考誓师大会上,880名高三学生意气风发。在南京一中党委书记张苏皖带领下,全体高三学子庄严宣誓:“我用责任书写青春成长的每一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做一个善良可爱的儿女,体恤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勤奋自强的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尊重生命、感恩生活,直面挑战、追求超越……”

成人仪式现场,南京市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将他陪伴过三届高三毕业班的经验,送给学生和家长:“第一句,专注于过程本身,自然心无旁骛。不妨将高中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看作培养专注力的过程。第二句,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每个充实的‘今天’、每一道题、每一次向老师请教……这些每天坚持做的事情,会积累起强大的信心,支撑你挑战高考。第三句,高考不仅是一次重要的人生大考,也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事件,希望家长能更多倾听和安静陪伴孩子,让孩子明白,家是温暖的后盾。”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